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 第1188章 高居无为,明哲保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88章 高居无为,明哲保身

看到贵妃睡着了,守在门外的高力士赶紧招呼两名婢女进来,把贵妃安置好。

“朕还没讲完,怎么就睡着了?看来这一路确实累了……”

李隆基又怜又爱的看着玉环,恍惚中像是看到了牡丹的脸。

看皇帝依旧毫无睡意,高力士忍不住劝道。

“贵妃体弱,又受了惊,难免困乏。明日一早还要赶路,陛下也早些安寝吧。”

“朕睡不着,一闭上眼就是那些故人旧事,仿佛就在昨日……”

“那老奴陪着陛下。”

高力士掩上房门,又将灯烛拨亮,李隆基的心里这才稍微舒展了一些。

对李隆基而言,流水的宰相、铁打的高力士。

自从幼时相识,他们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管是诛杀韦后,还是铲除太平,在一场场风云激荡的政治变局里,高力士始终赤胆忠心的陪着他打拼。

风云际会的二人,早就超越了君臣,超越了主仆,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

这一路,李隆基由藩王而太子,由太子而皇帝,功勋卓着的高力士自然水涨船高。

作为随侍多年的总管太监,四方有奏疏,都是先送到高力士手里,他筛选一遍,小事自己直接决断,重要的再送到御前,可谓位高权重。

但李隆基会怀疑太子,怀疑宰相,却从来不会怀疑高力士。

在他看来,高力士继承了冯氏家族忠君报国的家传精神——位高而不专权,权重却不乱政,不参与党争,不拜高踩低,而是谦和谨慎,广结善缘,忠心可鉴日月。

这些年,凡有动荡,只有高力士在,他才心安。

“力士,这些年故人一个个离开,只有你一直陪在朕的身边,有些话朕也只能对你讲了。记得当年送奴奴入蕃和亲,那时朕还只是一个不得宠的郡王,可她就对朕说,朕以后能成一代明君……”

“是啊,这话她也对老奴讲过。”

“哦,何时?”

李隆基还从未听高力士讲过,顿时来了兴趣。

高力士迟疑片刻,看了看一旁熟睡的贵妃,压低了声音。

“那夜诛杀韦氏,老奴救出林远,她决意离开之时,特意嘱托老奴要尽心辅佐圣主。”

听到林远的名字,李隆基默然不语。

良久,他才叹了口气。

“她想要的盛世明君,朕自信做到了。如今朕老了,虽稍移于勤倦,亦未至于怠荒,可这浩荡江山,这极盛之世,不知怎么竟到了今日地步……”

说到这里,李隆基的眼圈红了。

高力士一看,连忙出言安慰。

“国无贤臣,圣亦难理。陛下无需自责……”

“国无贤臣……说到底,还是朕的用人之失啊。”

高力士叹息一声,没有回答。

其实自从皇帝懈政,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他就数度劝谏——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拥兵太盛,大权旁落,恐有危患,奈何皇上听不进去。

所谓伴君如伴虎,哪怕皇帝待之亲厚,高力士也不敢深言天下事,只能选择明哲保身。

高力士的沉默如雷贯耳,再想到这一路百姓的谏言,李隆基悔不当初。

他后悔自己没有早些听取劝谏,防备安禄山;后悔自己因一时失利临阵杀将,自毁长城;后悔自己逼迫哥舒翰出城作战,痛失潼关;他更后悔,后悔自己弃城而逃,放弃长安……

“力士,朕是不是错了……”

烛光下,李隆基泪目浑浊,满眼恍惑。

这场盛世惊变下,皇帝轰然老去。那个曾经意气风发,自信果敢的李三郎再也不见了……

这让高力士心疼。

对于皇帝的过往,他了然于心,却又深埋心底——他懂他的功绩与荣耀,也懂他的无奈与孤独。

毕竟勤政多年,日复一日的繁重政务,任谁都会心生厌倦。

当年,皇帝雷厉风行,以弱挡强,现在他老了,累了,倦了,已经没有当年的锐气和精力,面对太平盛世,既骄傲又懈怠,不思进取,固守承平。

高力士知道,皇帝宠信杨国忠,是因为李林甫嫉贤妒能,为相多年,造成朝堂无人可用,人才断档,只能依赖杨国忠……

而皇帝笼络安禄山,是想让他为大唐守住东北边境,奈何安禄山不是忠厚名臣,没有忠贞之心,这才养成天下之乱……

君臣二人彻夜长谈, 不知不觉天色将晓……

一旁的玉环则睡的很沉,做了一夜的梦。

梦里的很多场景,很多画面让她恍如隔世,分不清是来自于三郎的讲述,还是自己前世的记忆。

她只知道, 醒来那一刻,画面和梦境悉数消散,唯独一张陌生又熟悉的脸愈发清晰,而那张脸,是她之前从未见过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