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王,回王子,一个不需要靠君王圣明与否、就能保持流畅运作的国家架构,就是有道架构。一个随着君王性格起伏动荡的架构,就是无道架构。”
朱鼎顺嘴角一撇,没有接茬,大帐寂静无声,朱承武在这么多人面前,脑袋同样没有变快,反而更慢了。
过了好一会,小孩才犹豫道,“父王说过,一个死板不知变通的国策,比君王昏聩制造的灾难更大。”
朱鼎顺眼神一亮,有点开心,朱承武没找到反驳点,但这句话证明他至少考虑过深层意义,没有对赵南星话语本身反驳。
赵老头闻言很兴奋,啪啪鼓掌,“王子很聪明,那就树立一个管理变通规矩的规矩,一个与时俱进的架构。”
朱鼎顺以为朱承武的死脑筋接不住这话,没想到他这次反应还快了,“不对,凡事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没有与时俱进的架构。”
赵南星哈哈一笑,“承武王子,凡事都在变,一个能适应变化的规则,就是真正的规则。
天下万物万事都在变,任何人任何事都处于一个历史过程中,您不能期望一个静止不动的结果。
换句话说,与时俱进的架构一定存在,是您的理解不对。您不能指望上一息的问题,下一息就有对应的办法。
治国是个耐心的过程,与时俱进的同时,保证我们有足够韧性接受任何变化,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架构。
圣明的君王和聪慧的臣子,应该尽量降低朝事反馈时间,这就是有道架构下的能臣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