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 第一百三十三章 离谱的警卫连和防空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三章 离谱的警卫连和防空连

反正这玩意的利润已经足够高了。

至于原先的青霉素生产厂,现在已经被吴越升级成了抗生素生产厂。除了青霉素之外还能生产红霉素、头孢、阿莫西林之类的消炎药。

毕竟青霉素不是谁都能用的,一旦有过敏反应伤到自己人怎么办?

但是主要生产的还是青霉素,也就是盘尼西林。毕竟这东西还要出口挣钱呢!

而最后一个经济支柱,也是暂时没有列入和八路军合作计划的印刷厂,则需要向2018世界采购全部的原料。

张世杰在得到这些工厂已经全部落地建成后,随即下达命令道:“命令工业生产支队立刻进驻各工厂熟悉设备,印刷厂、卷烟厂、抗生素生产厂在熟悉设备后立刻开足马力进行生产!”

“首长,印刷厂现在生产什么啊?”

张世杰想了想说道:“美元、日元、英镑、马克之类值钱的都进行生产!民国法币就别造了!宋家一家就让老百姓水深火热了,咱们再生产就是帮凶了。留手里也没用,以后这玩意擦屁股都嫌硬!”

张宁点头说道:“明白了首长。”

随后,张宁便开始了对各个单位进行布置任务。

“不能啥事都让张宁忙活,下一步各类单位的职能部门应该细化一下了。”张世杰想到。

在张世杰的命令传达下去之后,整个大孤山根据地再次有条不紊的忙碌了起来。

看着根据地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

不对,串台了。

张世杰看着根据地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始忙碌起来,此时也是开心的笑了起来。

当他转移视线的看向赵家峪的时候,张世杰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

“他娘的,老子还有个妹妹呢!云飞,宋云飞!别特么看战神归来了!叫上夏天和一鸣,咱们去趟赵家峪!”

“是!首长!”

由于红警部队在周围开展了大量的工程建设,赵家峪和附近的村子也在这个农闲的时期加入了生产建设部队对外招募的施工队伍。

其实最开始张世杰对周围百姓的援助计划就是依靠这种工程项目以工代赈,从而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并且这个年代像张世杰这么有良心的东家可是看不见的,参加施工队干活的老百姓不仅每天给二斤大米,干满10天还给二两精盐,每天还管两顿饭,吃的也都是大米。

在高产水稻培育出来之前,大米、白面这种精粮可不是老百姓平常能够吃到的,哪怕在70年代中国人民的主粮依然是以红薯、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等粗粮为主。

在1938年,大米这种精粮更是普通老百姓过年都吃不到的好东西。

这个时期的中国人身体孱弱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吃不饱,二是没有盐。

当中国的老百姓吃饱穿暖之后,手里再有了枪,就凭岛上那亲小矬子还敢侵略中国?

屎不给他打出来都算他拉的干净!

现在张世杰并不能保证全国的老百姓都吃上饱饭,但是大孤山根据地这一亩三分地还是可以保障的。

“同志,咱们这个公路得修到什么时候啊?”赵家峪的一名村民对一名工程建设民兵问道。

“咱们这段公路下个月就修建完毕了。”

这名村民闻言心中一阵失落,这个年代的中国人力气有的是,但是能卖力气改善生活的途径却很少。像红警部队这么善待群众的更是少的可怜。

这名民兵见他的状态也不难猜到他在想什么,于是安慰着说道:“修完这段路咱们还要修下一段,公路修完了咱们还要修桥梁、机场、水库,还要给乡亲们盖房子,建设咱们的祖国的工作是永远干不完的。而且以后农忙了咱们还要种粮食、养鸡养鸭,放心吧!咱们中国的老百姓也能靠自己的双手让咱们都过上好日子!”

周围的乡亲们听到这番话,都暗自的点了点头。

毕竟自从红警部队在大孤山安家落户之后,老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好过了起来。他们给村子里派了医生和老师,让百姓们病有所医,少有所学,人人都能吃饱饭。

这一切的变化乡亲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的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可谓是根深蒂固。

日本人要是敢来,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让他们体会一下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这章屏蔽了刚放出来有些设定会改一下

今天更新会晚点有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