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 > 第484章 张廷和之策,新老士族,好狠的阳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4章 张廷和之策,新老士族,好狠的阳谋

“寻杰使要来了,而且朝廷颁布招贤令,允许百姓、官吏自荐!”

“陛下又有大动作啊。”

“这是好事,不是吗?咱们大乾帝国扩大了那么多,多任用一些臣子,这很合理吧!”

“说得也是,哈哈哈!”

此时的大乾帝国内,各地的百姓都在交谈。

人们对于陛下招揽人才这件事是相当能接受的,毕竟是陛下的英明领导,才有了他们如今舒适的生活。

哪怕是被大乾帝国所征服的地方,也不得不承认,在用了大乾的制度,大乾的法律,大乾的各种新事物诸如轨道线路、圈铺的事情后,百姓的生活水平蹭蹭的往上升。

如今百姓是对大乾皇帝颇为满意的。

这还是考虑到了那些六国遗民可能会憎恨罗林的情况下。

如果不考虑这些战争遗留下的仇恨,那百姓对罗林的满意度就完全是一万个支持的那种。

…………

“廷和,你怎么看?”

吴地,一名老者和面前的青年下棋,此时说道。

“陛下有扩充大内阁之心,便在今年。今年正是四年科举的时候。”青年道。

他名为张廷和,为吴地名门张家的青年才俊。

虽然其人自谦。

但老者很清楚,他的才能远超想象。

“如果你只能看到这点,那我会很失望喔。”老者捋着胡须笑道,“说点其余的吧。”

“那,爷爷,我就说了。”张廷和开口道,“陛下之新政,主要就两个方向,一个是广收人才,另外一个则是处理燕地乱局。”

“从其心思出发的话,广收人才的心理,自然是想要天下英才尽入朝廷。而处理燕地乱局,那自然是对于燕地的税收不满意了。”

“虽然去年税收,我大乾帝国依然保持着中高速的增长,但燕地的燕王罗迈显然对于燕地之乱有些束手无策,故而陛下才亲自出手。”

老者捋须;“嗯,不错。还有吗?”

“有的。”张廷和谦逊道,“再看深一层。往细了讲,我就只讲陛下广收贤才的新政了,毕竟另外一个其实和我们没有天大的关系。”

张廷和为人谦逊,自带正气。

也和其家教有关。

张家是清流世家,之前吴国还在的时候,张家就是向来充当言官的,若为官,必是诤臣,敢于直谏,刚正不阿。

所求无他,只有身前身后名。

不过,数十年前张家没落了,恰巧在大乾崛起的时候,其是隐世家族。

故而不显于外,保留了实力。

“陛下所求,恐怕是进一步的扩大世家队伍。”

“一方面,是集中自己的皇权。另外一方面,是为太子铺路。”

“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扩大世家队伍。”

“此前也有过信号,陛下让齐地的世家之一进入了大内阁。”

张廷和说到这里,语气里颇为推崇:“陛下远见,我心驰神往!我若入仕,是当侍奉此等明君!”

“不但是壮士断腕,将皇室宗亲这一祸根清理,又改革出了更优良的制度。”

“并且大改革不断!”

“招贤才,壮世家,让国家政局更为稳定。”

“且最近的燕地之乱,也是雷厉风行,当场平定!”

听完张廷和的话。

老者连连点头:“不错,不错!”

“听你的话,你是很想入仕的,却是年纪太轻,走正规路子,说不得得徒费不少光阴。”

“对。”张廷和道,随后嬉皮笑脸,“还请爷爷成全。”

“哈哈哈!自然,是可以引荐你给吴地寻杰使的。”老者满意点头。

“但,如何可入寻杰使的眼?”

“你可有什么具体的方案?”

“有!”张廷和自信的点了点头,“我将写密奏,请陛下定新策——定五品以上的官员为新士族。”

闻言,老者眼中精芒一闪!

“好!好!好!!”

“不愧是我的好孙儿,好狠的阳谋啊!”

士族!

此萌芽于东汉,形成于三国,巩固于七国,鼎盛至今的士族,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少!

且厉害!

这可不是世家,世家多了去了,三流世家和寒门也就差那么一点点了。

但士族指的是最厉害的那几个。

甚至于,“天子与世家共治天下”这句话里的“世家”指的就是士族。

这就是因为,士族已经强大到了——朝廷没有它的支持,连朝廷都会产生颠覆!

“新老士族……六国的原士族,嗯,这个就算了,死得差不多了。最主要的是六国新豪门,都会拼了命的去成为新士族!”

“此正是陛下想要看见的!”

新豪门,指的就是在“乾皇扫六合”过程中,家族力量不减反增的。

在灭六国的过程中,六国的原士族因为其中族人大多在朝堂当官,要么文官要么武将。

六国灭亡后,这些人也就死得差不多了。

原士族就是六大国里传统保守力量的组成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