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这个抢了自己职务的人,朱标很不喜欢。

说了些客套话之后,本来想让他走的,却想起这人有个侄女,就是吴良的女儿,上一世好像是嫁给齐王做王妃。

这一世齐王都没有降生,可达兰却给朱标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叫朱福。彭毓秀也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还起名叫朱紫。

这两个小娘们也不知道怎么了,居然给孩子起这么个名字。

他们都比雄英小了一岁,都五岁了,也不知道吴良家的小妮子多大了。

“听说吴良有个女儿?”

太子对自己不冷不淡,吴祯心里正打鼓,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听了朱标的话,以为他动了那个心思,就说道:“臣兄是有个女儿叫吴雨桐,今年一十六!”

“十六了,那么大了!”

十六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是该被太子殿下霍霍了。

“别看臣兄弟都是糙人,臣的侄女生的水灵秀气。”

“你到了青浦之后,要好好训练士兵,将来孤要有大用场!”

朱标越是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说,吴祯更是确信朱标要往后宫招人,就说道:“臣明白,臣决不辜负陛下和太子殿下信任。”

吴祯走了之后,又陆陆续续来了些王公大臣,汇报情况,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那周芷若打伤了徐增寿和徐妙锦,反出了魏国公府。

朱标大惊,徐妙锦不是说周芷若人已经走了吗?怎么还把小锦打伤了?

按照徐增寿汇报说,他们魏国公府对周芷若礼敬有加,是周芷若野性难驯打伤了他和三妹。

两人发生口角,打了起来。

周芷若出手把徐妙锦打伤了,魏国公府的侍卫就要捉拿周芷若,周芷若就打伤侍卫逃离出去。

周芷若的九阴白骨爪至阴至寒,剧毒无比。

要是在徐妙锦身上抓一下,就是不死,也会破相。

听说徐妙锦受伤了,朱标也是受惊不小。

“什么?”朱标站起来,就要去查看徐妙锦的病情。

虽然周芷若只是一个江湖女子,但也是太子殿下宠幸过的女人。

三妹把人家给赶跑了,徐增寿也很是害怕。

看到太子殿下站起来,就要往魏国公府走,增寿连忙跪下。

“太子殿下恕罪,都是臣管教无方!”

朱标看着这天色已晚,去了也不方便。

“妙锦她没事吧?”

朱标这么问,也是让增寿是受宠若惊:“回禀太殿下,舍妹没事!只是她冲撞了周娘娘。”

“她算哪门子的娘娘,我就是睡了她一晚,还敢在魏国公府扎刺?皮都给她剥了!”

听到朱标这么说,徐增寿总算是放下心来。

“太子殿下英明,我魏国公府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接下来的事情都是诸如此类,纪晓芙怀了朱标的孩子,太子妃又在病中,内廷派小太监给如何供应。

如今这个库管员也怀了身孕,朱标对这个孩子也是极为珍视。

不仅赐了一个良媛的名号,让人给她在春和宫开辟了一处房子,还赏赐了些金银财宝,让她安心在宫中养胎。

常妃和徐妃听说,也都给纪晓芙一些赏赐。

处理好了奏章和宫中的琐事,他就开始运筹一个宏伟的计划:彻底的解决王保保和她的北元。

上一次出兵北元,虽然用守株待兔的方案把北元皇帝给抓了。王保保是最擅长逃跑的将军,在关键时刻他还是逃跑了,而且有在北境掀起了大浪,不仅是怂恿哈那出出北线,还让高丽王组织海军在山东登陆。

这一次朱标想要把王保保和他的北元连根拔起,还要把它的盟友从地图上抹去。

元人退往草原之后,战斗力还是有很大的提升。

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彻底解决元人,还是要在火气上下功夫。

朱标决定在应天设立一个江南枪炮厂,把全国的工匠都都找来,把这里变成大明的斯柯达兵工厂,专门制造毛瑟枪等火器,最好是发明出功能更强大的ak-47自动步枪。

ak步枪号称是最简单的步枪,是近战杀器,号称是步枪之王,是为杀人而研制的。

它杀伤力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有了ak-47,明军就能鸟枪换炮。

以往三个明军士兵才能杀死一个北元骑兵,如果能装备上ak-47,只怕一个明军就能轻松杀死一队的北元骑兵。

不过这也会形成一个隐患:如果管控不好,枪支就会向刀剑一样,在大明朝泛滥。

老百姓以往都是顺民,只能靠衙门来伸张正义。

如果有了枪支,那就可以为自己主持公道。

在德国就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因为对法院的判决不公,所以就拿出左轮手枪把被告活活打死。

女人尚且如此,何况是男人?

他们枪炮在手,手中的权利和欲望也会膨胀。

古时候,有一甲顶三弩,三甲上刑场的说法,就是说私藏三巨铠甲就够杀头的了。

在ak-47面前,铠甲就是件摆设,那老朱还能睡好觉吗?

明朝的士兵已经足以打败元人了,还是别给他们这些大杀器了。

枪是杀器,刀剑就不是了吗?

元人五家才给一把菜刀,也没有阻止住元朝的灭亡。

在明朝之前,汉人的火器是远高于西方的。

只是明朝之后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开始出现了科学,明人的火器却还只是停留在匠人口儿相传,才慢慢落后。

满清更是压制汉人火器的发展,说是靠什么弓马立国,完全忘记了他们在宁远城的炮火下是如何灰飞烟灭的。

直到毛文龙被杀,尚可喜带着手下士兵投降,清朝才有了火器,才又燃起了和大明一决高下的希望。

在三角贸易里,人们都是痛骂英国佬的无耻,殊不知他们贩卖到美洲的奴隶都是非洲酋长自己抓来的。

英国佬只是提供一些丝织品,红酒或者是火枪,就带走了非洲最精壮的劳动力。

就是现在美佬,也在不停的售卖自己的军火,可见火枪从来都不是社会不安的因数,关键还是看掌握在谁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