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 第四百九十三章 火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给我随便拿两张吧!”

王嘉文又不是小孩子,对漂亮的海报并无要求。

店员去给王嘉文挑选唱片。

而王嘉文则将目光放在了不远正喜色满面数钱的老头身上。

这老头就是这家音像店老板。

他朝对方走了过去。

“老板,生意如何?”

李老头正在仔细的数着钱。

突闻一道声音在耳边响起,抬头看去,便见一个戴着眼镜的青年走了过来。

“还行!每次陈启明发唱片,音像店的生意都会好上不少。”

说着,他忍不住渴望道:“真希望陈启明天天发唱片啊!要是那样,我这店铺的生意就不用愁了。”

闻言,王嘉文忍不住嘴角一抽。

陈启明又不是机器,他怎么可能天天发唱片。

不过,从对方的话语中,他也听得出对方对陈启明的推崇。

也不是推崇。

而是陈启明算是他的衣食父母,能让他赚钱。

在这个什么都离不开钱的时代。

谁能让人赚钱,能养活一个行业,那他就是别人的衣食父母。

哪怕这些人不喜欢他,也会供着他。

而显然,陈启明便靠一己之力养活了很多音像店。

“老板,我是一名记者,我想从你这边了解一下今天的唱片售卖情况,不知方不方便?”

顿了一下,他又掏出二百港币,“不是无偿的,我可以给你点买消息的费用。”

老头目光在王嘉文手上的两百块上扫了一下,也不拒绝,接过钱,直接拿出一个帐本。

“这是今天早上卖出去的唱片记录,你自己看。”

王嘉文接过账本,仔细的看了起来。

越看他越心惊。

这家音像店是早上八点才开门的。

到目前为止,也就两个多小时。

但就这两个多小时里,陈启明这张新唱片《陈启明1999》便已经售出了三百多张。

以一张唱片售价一百多来算,这几个小时不到,光这一家店铺,便卖出去了将近三万多港币的唱片。

这简直堪称抢钱。

此刻,王嘉文算是再次领悟到陈启明的号召力了。

唱片都没拿到电台打榜,很多人都不知道歌曲质量如何,居然就能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在一家店铺卖出去这么多唱片。

这还只是一家。

香港有多少家音像店,报停在卖这张唱片?

不仅香港,整个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又卖出去了多少?

也难怪有报纸曾报道说,陈启明自带吸金体制,他发唱片,几乎相当于在印钱。

就这唱片售卖速度,简直就是银行在印钱啊。

看完账本,王嘉文明白,他今天应该是不需要在探访了。

因为一两三天里,他应该是得不到关于这张唱片的具体评价的。

这个时候来买唱片的,基本全是陈启明的忠实歌迷。

他们根本不会在意唱片的质量好坏。

光是冲陈启明这个名头,他们便会进入音像店购买唱片。

所以,在拿到自己买的唱片,付了钱以后,他直接便出了音像店,没再去考虑探访歌迷对专辑的评价。

而事实上也如王嘉文所想的一样。

在他购买唱片的时候。

在全球范围内。

陈启明的新唱片《陈启明1999》已然在全球范围内被歌迷疯抢了起来。

香港、宝岛、日韩乃至北美、欧洲。

但凡文娱比较发达的地方,这张唱片在没有经过打榜的情况下,都引发起了大量歌迷抢购。

几乎每一个售卖陈启明唱片的音像店亦或者报刊,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些人,无一例外,全是购买陈启明唱片的人。

许多媒体报纸甚至专门拍摄了现场火爆的抢购场面刊登到报纸上,引得无数人对陈启明这张唱片无比关注。

就在这种大量同行聚集目光,媒体关注的情况下,一天时间转瞬即逝。

第二天一早,起点唱片通过明洋报,公布了陈启明第一张唱片的销量数据。

香港,首日销量七万八千张。

宝岛,首日销量十二万三千张。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首日销量总和五万四千张。

日本,十六万三千张。

韩国,九万一千张。

北美,四十一万张。

欧洲,三十一万张。

再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地区,陈启明这张唱片的首日销量是惊人的一百五十万张。

惊!

这个数据一刊登出来,几乎是全球哗然。

一百五十万张。

这个数据对比陈启明之前动不动千万的销量,其实并不多。

但这里有个前提。

那就是那些唱片都是销量总和。

而这次是单日销量。

一天时间就卖出去无数歌手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数量。

这如何不让人惊恐。

与此同时,在经过一天时间的售卖以后,陈启明这张新专辑的歌曲也开始登录到各大电台。

这并不是陈启明送去打榜的。

而是电台dj自己购买唱片以后拿到电台播放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