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立马千山外

听风唱着天籁

岁月已经更改

心胸依然自在

我放歌万里外

明月与我同在

远方为我等待

心澎湃

我寻梦梦就在

未来为我盛开

天空开始泛白

脚步如此轻快

此刻的心境,就像这首歌,纵马千山,心胸大敞,未来将为我盛开。

难得的欢声笑语,果然,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对对新人,在两位族长的见证下,雨后春笋般冒出。心怀不轨的布卡泽,终于不用盯着四女中的一位,找到了新的姑娘。塔塔族长,在繁衍的责任下,在我摆事实、讲道理,实际上是大小伊劝导,找到一位塔塔部落美丽少妇。她叫塔塔苏闵,丈夫战死,留下五岁幼子塔塔泓,三岁幼女塔塔灵,塔塔族长一串三,喜当爹。在伊吾族中,为了发展壮大部族人口,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可能让青春依旧的少妇,活活守寡。

布卡依依、布卡娅、布卡晓晓、布卡斯坦薇四女,她们是普通伊吾族人之女,既然不能拒绝,就坦然接受,但不能没名没份跟着我。主动找到布卡族长,请求他主持仪式,希望仪式之后,四女能从过去的伤痛中走出来,生活中多一分快乐,多一分开心。

在布卡族长见证下,众多族人参与下,四女的亲属们,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四女家里幸存的青壮,只有布卡娅的父亲布卡迪,以及布卡晓晓的哥哥布卡喆西,剩余的都是老人妇孺。一场灭族之战,多少家庭失去支柱,多少孤儿寡母暗自垂泪;伊吾族三个部落的命运,已与我紧密相连,是消失在历史长河,任由其他种族吞并,还是发展壮大,留下一支传承,未来将给他们一个答案。。

大帐篷内,看着各不相同的四女,我反而显得腼腆,彼此熟悉程度不够;不到一个月时间,四女都学会些汉话,语言加手势,多多少少能沟通一些。在她们眼中,我是奇特的人,是她们的未来,也是族人的未来;在我眼中,她们是普通的少女,受到灭族惊吓后,惶恐、忐忑,对将来的日子,有着未知的迷惘。

揭开自己的面纱,在蓝星上,我也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曾经和她们一样,为自己的未来操心和奔波。她们所想,我能明白,就是不能顺畅交流,令我有些手足无措;最后还是薇主动,打破了夜晚的尴尬。当一切只需要感受时,我能聆听到她们所想,她们也能体会到我的疼爱,我们其实是一路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如今我成为她们的伊人,未来的日子,她们不再孤单,不再无助,而我的肩上,责任更加重了一分。

五天的日子上午修炼,晚上忙活着,直到她们疲累地睡去。下午是愉快的时候,陪着大小伊和四女,策马四方,湖泊周围都跑了个遍。陪伴是需要时间的,难得的旅途小憩,四女换上了汉服长裙;皮肤最白皙的晓晓,选择了粉红色丝绸女裙,“人面桃花相映红”,换了装的四女,与大小伊不遑多让。

几天的亲密接触,四女的脾气个性基本摸清楚。依依沉默少言,心思细腻,偶尔有点小作;娅楚楚动人,喜欢被保护的感觉,是我的小迷妹;晓晓活泼乐观,笑意总挂在脸上,与谁都能很好地相处;斯坦薇可爱又野性,骑马射箭都擅长,在大自然里策马奔腾,圆圆的脸蛋,尽显天真烂漫。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大队人马起营开拔,绿意渐少,黄沙吹拂,保持着先前节奏,不急着赶路。马车上依然故我地修炼,停歇下来,则会先去和伊吾族人闲聊,除了塔塔族长,四女的家人,也拉近了一些距离,只是岳父岳母的称呼,很难顺口地叫出来。只能帮着搭搭帐篷,出一点苦力,或者使用水波术,给孩童们,来一场定制的雨雾。

雨雾下沐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旅途疲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刻响遍营地。以致于小伊和薇,不依不饶,拉我回帐篷,要享受雨雾的快乐。耗费再多灵气,咬咬牙也得满足,一片雨雾从半空中落下,看着湿身诱惑,丹田内的灵气已所余不多。修炼修炼修炼,修行太低,连一点生活情趣都维持不久,修炼才是王道!

十二天后,到达沙漠边缘,向西可进入伊犁盆地,那里是塞人的地盘,向东是中原和西域必经之路,蓝星上称为丝绸之路,这里没有这样的说法,简简单单称作河西走廊。

沿着沙漠边缘,向东继续行进,每天都会遇到来往的商队,马和骆驼。汉人和塞人最常见,偶尔有月氏和乌孙人,至于羌人和氐族人,据说多居于凉州一带。布卡基率队打探消息,凉州的第一站是玉门关,已经废弃多年,三百多年前,由大楚西征时建立。

这一带没有大规模马匪,两千多人的队伍,小股马匪不会来找事。

道路很艰难,主要是水源奇缺,左边山脉,脚下沙漠,右边远处,是绵延的高原群峰,时不时还风沙弥漫。备用的水囊,不得不取出来,队伍也加快脚程,好在伊吾族人,耐得住艰苦。八天后,大队人马到达玉门关,凉州第一站,前后花了四十三天。

与想象中的玉门关,完全不一样,一段断裂的城墙,几座山石垒砌的营房遗址;唯一的亮点,旁边有水源,山崖间渗出的清清溪水,汇聚成一处清潭,对于过往的客商和旅者,就是救命的甘霖。

遇水而停,是长途跋涉的习惯,队伍驻扎下来,休整一天,两千余人的营地,在附近算是大营地。有过往客商经过,通常都会邀请入营地,粗面肉食招待,主要是为了打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