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来二去的,暑假就接近了尾声。
虎军也要去深圳大学报到了。
8月26日,是虎军离开家出发的日子。
早在几天前,虎永刚陪同虎军去县公安局,办理边防证的时候,就知道了他的行程。
叔侄两个还在地图上进行了一趟虚拟旅行。
虎军从家出发后,先要到六桥乘坐公共汽车到南通,然后在南通港乘客轮到上海十六铺码头,之后到火车站坐火车直达广州。
当时两人在地图上,也只能知道到广州怎么走。至于怎么去深圳,找不到答案。
虎军自信满满地说,没关系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到了那里自然就知道了。
为此事,虎永刚在和江依宁的信中,特地问了一下。
江依宁告诉他,到广州火车站后,到对面的流花车站,坐到深圳南头的大巴就可以了。
虎永刚那是第一次知道,公共汽车在他们那里叫大巴。
也是第一次知道,进深圳要先到南头关,然后凭边防证进到关内,才算真正地到了深圳。
他感到很神奇!
同在华夏大地,还分了关内关外,进去还需要边防证。
虎永刚第一时间把得来的消息告诉了虎军。
虎军更加庆幸,自己选择了深圳大学,是明智的。有抱负的人就要去神奇的地方!
现在,送别的时候终于来到了!
虎永刚知道,虎军是要乘坐南通港下午四点的那趟客轮去上海。他吃过午饭就要出发。
那时候的交通工具,时间上很难把握。出门的人都是赶早不赶晚。
虎永刚11点钟,来到虎军家的时候,他已经早早地吃完了午饭,准备出发了。
送行的人群中,除了一些亲朋好友之外,虎永刚熟悉的面孔有两个。
一个是六桥镇文化站的韩青站长;还有一个是虎军的高中班主任老师。
这两人在送录取通知书那天都来过。
还有一些人,他不认识。听话音应该都是虎军的同学。
同学之间的相见是美好的,相聚也是温暖的,可在这离别时刻,多少有些依依不舍的。
总觉得,经此一别,再聚遥遥无期。
不管是如何的不舍,离别时刻终于到来。
虎海龙拿着虎军简单的行李,走过来,对他说:“老三,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走了。客车不会等你的,我们要早点去等它。”
虎军接过了行李低声说:“好!”
那行李,说它简单,已经是很委婉了,应该要用“寒酸”二字来形容。
就是一个小小的粗布包袱,估计就是包着几件换洗衣服吧。然后就是一个卷起来的单人草席。
虎海龙把家里唯一那台破旧不堪的自行车推出来,此车除了铃铛不响,只要骑上就其它地方都响。
他也不说话,推着车站在一旁,想必心中也是五味杂陈的。既有儿子上大学的高兴,也有对儿子离别的不舍吧。
虎军眼噙泪花,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家,仿佛要深刻在心底。然后对着送行的人群,深深鞠了一躬,嘴唇翕动,没有任何言语,背上行囊,手里拿着草席,跳上虎海龙的自行车,一路绝尘而去!
众人纷纷在后面喊着:“再见!”
“一路保重!”
不知为何,虎永刚看着虎军渐渐模糊的背影,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句诗: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他又觉得有些不合时宜,这是给刺客送行的。
他感到奇怪。此时心中涌现的不应该是那首汪伦送李白的诗吗?
他想,虎军几年后,一定可以像刘邦那样衣锦还乡: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这次送别虎军,他的心里无比震惊。
此前,他只是觉得虎海龙家的条件比自己家差一点。
从虎军出远门上大学的行李来看,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大。
虎永刚原本心里对贫富差距,没有什么概念。只是觉得,可能自己的爷爷和父亲胆子大,很久以前就不怕被“割资本主义尾巴”,敢做“投机倒把”的事情,所以自己家吃的比别人家好一点而已。
许多年后,当天和虎军在深圳相聚,叔侄二人谈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他才发现,那差距可不是他认为的“一点而已”!
那是后话!
虎军走后没几天,就到了9月1号。
这是学校开学的日子。
时间退到昨天,8月31日,虎永刚到学校报名。
也许是虎军上大学的事情,刺激了虎兵一家人。
他们一致认为,高中开始,虎永刚就寄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要抓紧时间去努力学习,一定要考取大学!
虎永刚有种为了大人上学的感觉。好像大人们让他认真学习,考取大学,并不是为了他的前途着想,而是要和虎海龙家赌气!
你们家虎军考取大学没什么了不起的,几年后,我们家虎永刚也能考取大学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