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拮冈说:“义父与夏言有关改革弊政的奏章很多,许多建议都是不谋而合。例如建议恢复弘治时期,吏部和兵部每一个季度要把北京和留都南京,这两京的六部九卿所有衙门大臣以及地方文武官吏的履历呈报皇上备查的制度,也是你们两人提出来的。所以我们史部官员经常要出差南京调查留都六部九卿所有文职官吏的政绩,并写到履历中,呈报皇上备案,每到季度末尾都忙得不亦乐乎。”

文昌君说:“我看嘉靖对夏言十分赏识,为此擢升他为兵科都给事中,以后说不定还会步步高升。夏言上疏的奏章,看上去十分犀利梗直,所以更为世人瞩目,但是他生性争强好胜,刚愎自用,恐怕日后很难与他人共事,义父一定要小心这样的人。”

顾鼎臣说:“你兄弟俩观察力极强,我看夏言野心勃勃,决不会甘居人下,将来飞黄腾达之时,必会独断专行,我们对他也只能退避三舍。”

那年春祭嘉靖决定对礼仪制度进行改革,提出天地合在一起祭祀不合礼制,主张天地分开祭祀,这样就要建造四个祭坛。内阁首辅张璁不敢决定,于是嘉靖提出以占卜叩问于太祖皇帝,结果表明天地分别祭祀不吉利。

此时夏言已经调任吏部司事,与顾撷冈成为同仁。夏言为了讨好嘉靖,挖空心思策划了一条一石二鸟的妙计。他上书嘉靖,建议嘉靖亲耕于南郊,皇后亲蚕于北郊,这样就要建造南北两处建筑,正好与嘉靖要将天地祭祀分开,建造四个祭坛的改革相吻合。

嘉靖心中十分高兴,当即命夏言将此建议以诏书询问大臣并集体讨论,不料遭到大臣的激烈反对,就连内阁首辅张璁也来责问夏言,詹事霍韬更是激烈攻击夏言。

退朝回到家中,顾撷冈将此事告诉一直在经筵讲殿讲学,没有参朝的义父顾鼎臣:“夏言果然非常能够揣测嘉靖的心意,他不过是个吏部司事,竟然不露声色,想出这么一条一石二鸟,冠冕堂皇的奸计。在遭到群臣乃至内阁首辅的攻击后,夏言却依然洋洋得意,趾高气扬的样子,真是不知廉耻!”

文昌君说:“果然不出义父所料,夏言真是一个非常攻于心计、善于拍马屁的角色。我猜测这场因为礼制改革的争斗闹剧,将以夏言的胜利告终。”

顾鼎臣说:“夏言非常能揣测皇上的心思,而且巴结皇上的手段十分巧妙,与反对他的对手周旋的本领也非常高明。看上去夏言已经羽毛丰满,初露锋芒,张璁不是他的对手。你与夏言在吏部共事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否则会遭他暗算。夏言背后有皇上撑腰,在这次礼制改革的争斗中,霍韬将成为替罪羊。”

果然不出顾鼎臣所料,第二天早朝时,嘉靖面对群臣为礼制改革争吵不休,并在张璁背地里指使下群起围攻夏言,不觉怒火中烧,下令将为首的霍韬逮捕下狱,还颁发加盖玉玺的诏书奖励夏言,赐四品官服,加四品俸禄,还让他负责南郊、北郊四个天地祭坛的建造工程。善于拍马屁的夏言连升三级,可怜直言进谏的霍韬却成了替死鬼,看来张璁已经开始失宠,他内阁首辅的官衔即将不保。

嘉靖七年十二月顾撷冈从吏部得到消息,王阳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推荐勋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舟中,留下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顾鼎臣听此噩耗悲痛欲绝:“守仁兄在幼年格竹时受了风寒,留下病根。后来又被贬贵州,排挤到江西、广西,想不到五十七岁就先我而去。”

文昌君追思道:“王守仁二十岁乡试中举人,此后却屡试不中。二十八岁参加会试,赐二甲进士第七名,在工部、刑部任主事,后被贬贵州龙场驿丞,复出后历任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最后到广西柳州,真是一生坎坷。因为遭到贬谪,许多政绩没有得到嘉奖,但是他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容抹去的。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他在民间拥有极好的声名。”

顾撷冈悲叹道:“王守仁用毕生精力开创的‘阳明心学’,可以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孔子是儒学创始人,孟子是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而王守仁则是心学集大成者。王学反对程朱学派的传统束缚,启迪门人、学子大胆思想,其影响极其深远,必将被视为异端之尤。但是他主张的人人‘致良知’已经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应该能流芳百世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