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嘉靖十五年八月十九日,监录官太师兼太子太师武定侯郭勋和总经理官少保兼太子太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时等恭进《重书宝训实录》,嘉靖皇帝在谨身殿赐宴,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顾鼎臣也受邀参加了赐宴。

嘉靖皇帝亲自赏赐顾鼎臣白金八十两,彩缎四表里、罗衣一袭、鞍马一匹,并降手敕,加封顾鼎臣为太子太保。顾鼎臣受到嘉靖皇帝的恩宠信任,在原来官职上又加封为太子太保,成为皇太子的师傅,君臣之间的特殊关系可见一斑。

顾鼎臣的夫人朱氏与嘉靖的亲生母亲皇太后蒋氏有着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蒋太后经常召见老夫人进宫讲解高皇文皇二后的传记和内训、女训。为此蒋太后时常赏赐老夫人宫廷珍品和外国使节进贡的稀世珍宝。

嘉靖十六年五月初六日,老夫人奉蒋太后之命进宫,见蒋太后头痛大发,右肋结核牵扯前后心、右臂,半边身痛,太医多次诊治无效,皇上为此忧心如焚。

老夫人知道老爷对民间秘方很有研究,收藏了许多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于是把蒋太后的病情详细地告诉了老爷。

顾鼎臣听了老夫人叙述蒋太后病情后,连夜翻阅医『药』书籍,写了一封《摅愚忠以广圣心疏》。他在奉折上:“臣仔细研究了太后病情,判断此非头风也。右臂结核,即痰之所聚,作痛之根源也。臣少时因母亲患痰疾,曾遍阅医书,治痰先治气。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痰在肋下,非白芥子不能达。

痰作窠囊一边行,非白芥子不能开。气乃人身之枢机,气机流通,则痰涎不能为害。及气滞痰结,须用辛温之『药』调达之。臣在京师遇一民间名医论痰气治疗,只用三子养清汤,时时啜之。臣试其方,果然有效,且于『妇』人患痰气者尤其灵验。”

顾鼎臣开出的医方是:“白芥子、紫苏子、萝卜子淘沅极净,炒香击碎。视何症状,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之。大便干结者,临时加熟蜂蜜少许。冬寒加生姜三片。臣惟圣母右肋结核作痛,此气滞痰聚、经络不通而痛也。则当以白芥子为君,紫苏子次之,萝卜子又次之。有风寒者家加生姜一片同煎。此『药』『性』味平和,况皆为蔬菜常用之物,非草木金石偏异『药』品可比似,于圣母玉体宜。”

顾鼎臣还开出了膏『药』处方:“用白芥子、南星、半夏为细末,姜汁调膏,摊巾在核处,热敷之。臣偶有所见,『药』之对病是否有效,难于遥断。如蒙敕内阁辅臣并太医院堂上官,详加拟议斟酌,奏请圣裁,可用则用。万一于圣母疾病得以减轻一二,以宽慰皇上孝心,臣愚不胜幸甚。”

顾鼎臣上疏的医『药』处方,经太医院研究审定报皇上裁定,蒋太后服用后病休逐渐痊愈了。

顾鼎臣还多次上疏推荐养生之道,如在《崇摄养以保圣躬疏》中为皇上介绍摄养之方,强身之道。

在《陈愚见以保圣躬疏》中提出:心为一身之主,脾为脏腑之本,心属火,脾属土,心脾二脏,主人身之盛衰也。忧虑则伤心,暴饮则伤脾。心宜清静,养心之道在清静。心火不动,脾土不伤,饮食滋养,气血循环,精华充实,而寿年可保矣。

嘉靖十七年八月十七日,皇上又敕命“掌詹事府事尚书顾鼎臣,着兼文渊阁大学士,散官尚书如故,在内阁同辅臣李时等办事,如敕奉校”顾鼎臣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成为内阁辅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