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9章 王直的斗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太后震惊地看着下面的文武官员。

兵部尚书于谦请辞。

刑部尚书俞士悦请辞。

工部尚书石璞请辞。

右都御史陈镒请辞。

一下子,六部大半官员全部站了出来。

面对着下面虎视眈眈的群臣们,孙太后现在彻底下不了台了。

早朝中一时间鸦雀无声,旁边的小太监更是一动也不敢动。

朱祁钰看着下面的六部官员,心中不禁感动。

这年头的文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坚持原则的这一点便是后世许多专家都望尘莫及的。

于是,他对孙太后开口问道:“太后,今日之事能否入皇极殿商议?”

孙太后看着他,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朱祁钰得到孙太后的同意,转身对着下面道:“诸位大人,本王已经劝了太后,太后应允入皇极殿再议。”

“六部首官、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请随我入皇极殿。”

小太监打开殿门,一群人呼啦啦涌了进去。

御阶下,太后坐定,朱祁钰领着大臣们对面而立。

朱祁钰看了看众人,出声道:“刚刚在外面,有些话不好说,现在大家都在殿中,想说什么都放开了说吧。”

众人面面相窥,谁也不带头出声。

朱祁钰见状,对着大臣们问道:“诸位大人,怎么都不说话了?”

一群大臣互相看了一眼,王直出班道:“回殿下的话,臣等的要求刚刚都说过了。”

“可是不同意太子理政?”朱祁钰问道。

“是。”王直毫不犹豫地答道。

朱祁钰转过身,对着孙太后道:“太后,诸位大人的要求,您是否同意?”

“哀家不同意。”孙太后怒气冲冲地道。

“为何不同意?”朱祁钰问道。

孙太后看着他,答道:“因为郕王你。”

“因为我?”朱祁钰淡淡一笑,道:“太后是怕儿臣不救陛下?”

孙太后点点头,没出声。

朱祁钰嘴角露出轻蔑的笑容,道:“太后过虑了。”

孙太后摇摇头,道:“哀家为何过虑?还不是你摄政以来,政令多有偏颇,哀家没看到一丝一毫你要救回陛下的意思。”

朱祁钰也是摇摇头,道:“太后误会了。”

“儿臣所做决定,均是以我大明利益为重。”

“现如今也先奇货可居,拿着陛下当筹码,不停要挟我大明。”

“我身为大明皇族,太祖后裔,怎能看着这种事发生?”

孙太后怒道:“大明是陛下的大明,不是你的,还轮不到你操这种心。”

朱祁钰也不生气,只是答道:“不,陛下是大明的陛下,没有了大明,陛下什么也不是。”

孙太后听了这话,气得再也说不出话来,只是浑身不停打颤。

朱祁钰继续说道:“昔日太祖起兵,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江山,为的不是我朱家能当皇帝,而是为了汉人不再受到蒙元欺压。”

“今陛下在也先手中,让其又有了窥视中原的野心。”

“一道道圣旨,不管是出于也先,还是出于陛下,归根结底,目的还是打开宣大门户,放蒙古铁骑入关。”

“儿臣身为太祖后裔,自当秉承太祖遗志,挡蒙元于关外,庇护汉人百姓。”

“圣人云,社稷为重,君为轻。”

“既然儿臣于危难之际掌握大明天下,自然是以大明社稷为重。”

“请太后明察。”

朱祁钰一番话说出口,面向孙太后躬身行礼。

同时,也是向大臣们表明自己的态度。

于谦听了朱祁钰这番话深感认同,他本就是秉承一颗为国为民的本心,对于亚圣孟子的话理解颇深,不禁连连点头。

王直听着朱祁钰的话,也是心怀大慰,值此大明危难之际,大明有这样一个摄政王,的确是社稷之福,汉人之福。

只有杨善在一旁一身冷汗,他原本是要和太后一起把朱祁钰赶下台,结果没想到闹到这个地步,朱祁钰这番话,将会彻底收服天下臣民之心。

万一让他知道自己算计过他,那他杨善肯定没有什么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