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57章 绩效考核的第一个指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章 绩效考核的第一个指标

王直坐回锦墩上,一脸担忧地道:“不过陛下,周学士也是心忧天下。”

“当年王振乱政之时,周叙就敢直言劝谏,太上皇也是纳了的,还说他给了大明一剂良药,此时当时满朝皆知。”

“如果陛下要因此事处置他,那就有可能堵塞言路,再无人敢直言劝谏了。”

朱祁钰摇摇头,道:“朕也知道,所以这就是朕今日找王尚书来的原因。”

“朕并非想阻塞言路,也不需要阻塞言路。”

“而是,朕希望群臣的奏疏能够言之有物,不至于废话连篇。”

“王尚书可有法子教朕?”

王直算是彻底明白了朱祁钰的想法,不就是想借机收拾一下百官,树立一下威信么?哪里需要搞得这么麻烦?

于是王直答道:“老臣不敢当。”

“不过老臣确有一法,可解陛下忧虑。”

“王尚书请说。”朱祁钰道。

“陛下下一道旨意,让群臣上奏之时减少务虚之言,务必做到言之有物便是。”王直答道。

“问题是,这个尺度如何把握?”

“还有,朕相信群臣用这种方法写奏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如何让他们尽快做到言之有物呢?”朱祁钰问道。

王直想了想,道:“群臣都是聪明人,老臣相信他们会尽快转变的。”

朱祁钰摇摇头,道:“这是个习惯问题,没那么好改变。”

“那陛下打算如何做?”王直问道。

朱祁钰用手指敲敲两本奏折,道:“朕打算奖赏一下朱鉴,惩罚一下周叙。”

王直知道了他的意思,略一思索,道:“既然陛下要这么做,那老臣建议,下旨申斥周叙,罚俸半年,至于朱鉴......”

想到朱鉴也是刚刚升职到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王直道:“陛下下旨夸奖即可。”

“同时,陛下可在朝中公开他的奏折,让百官传阅,以便百官更快转变奏事的习惯。”

朱祁钰点点头,道:“王尚书此言深得朕心。”

“多谢陛下夸奖,老臣不敢当。”王直谦虚道。

却听朱祁钰接着说道:“而且,朕希望王尚书能把这一点加入京察之中,作为评判标准,以便群臣更加重视此事。”

没有加入绩效考核的绩效指标是没人重视的,这一点在朱祁钰前几十世做人力资源经理时大有感悟。

换到大明也是一样。

把奏折写法加入京察之中,百官必然会更加重视,毕竟这玩意三年一考,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升官,他们不可能不重视起来。

王直思索了一下,点头答应下来。

对他来说,无非是在京察中加入了一条考核标准而已。

而且这条标准比其他的标准更好考核,无非就是派人去查一下被考核官员的奏折而已,反正不用自己去,下面有的是书吏呢。

只不过王直不知道的是,这只是朱祁钰在大明官场推行真正绩效考核的第一步,更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朱祁钰会使用绩效考核这把利刃,把大明官场搅得天翻地覆,他王直也变成了百官暗中行巫蛊之术,用针扎小人的重要目标。

召见完王直,便轮到了右都御史杨善。

前阵子杨善接了个议和的任务,跑了一趟巴图特部,结果巴图特部首领阿剌知院正巧不在,等了三天才见到他。

一番详谈之后,杨善带着阿剌知院的议和结果回到了大明,今天刚刚赶回京师。

御书房内,杨善风尘仆仆地进来,一见面就跪地扣头,道:“陛下,杨善不辱使命,已与阿剌知院谈妥议和结果,今日特向陛下复旨。”

朱祁钰示意小太监扶起他,笑着道:“杨爱卿辛苦了。”

“臣,多谢陛下挂怀。”杨善赶紧答道。

朱祁钰请他落座,让小太监奉上一碗茶水,先让他喝口茶润润喉咙,然后才问道:“杨爱卿此行,结果想必很好吧。”

他已经看出来,杨善这次谈的不错。

果然,只见杨善精神一震,大声答道:“回陛下,臣此行收获颇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