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123章 缓建三大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天后,朱祁钰果然按时到场,身边还跟着谭裕、陈韶等几个亲近的武勋子弟,陶瑾顿时兴奋起来,手底下的将士们也是知道皇帝陛下今天特意来看自己操演,都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参与其中,操场上顿时喊杀声震天,杀气四溢,朱祁钰连声夸赞,并在操演完毕后颁下赏赐,大明将士齐声喝彩,口呼陛下万岁,最终,本日操演圆满结束。

只是让陶瑾没想到的是,自从这天起,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朱祁钰每次操演必到场,有时候还不提前通知,时不时杀得他措手不及。

虽然这些事情没有让陶瑾束手束脚,但是也是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是的,麻烦不是来自于朱祁钰,而是来自于文官。

三月初的大朝会上,回京述职的奉旨巡抚河南湖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王暹上奏大明天子朱祁钰,详述河南湖广百姓贫困,生活艰辛,也先即已遁走,宣大也有捷报,料瓦剌短期内无法再次入寇京师,请求天子暂缓重建三大营,省下银子给河南湖广的百姓减免赋税,百官纷纷响应。

天子怒,罢朝回宫。

后宫里,朱祁钰招来左都御史王文、吏部尚书王直和户部尚书陈循,一坐下就怒气冲冲地对三人道:“你们说说,这个王景旸是什么意思?河南湖广都装不下他吗?回来就给朕添堵。”

三人对视一眼,吏部尚书王直出言道:“王暹此人还算是能吏,官声向来是不错的,想来也是他巡抚河南看到了民生艰苦,这才上奏陛下,臣料想,王暹并无它意。”

“并无它意?”朱祁钰仍然怒气冲冲,反问道:“减免河南和湖广的赋税,朕并无意见,但是重建三大营乃是国家大事,关系社稷安危,他身为巡抚,这点道理还不懂吗?”

王直思索了一下,答道:“老臣以为,王暹所言还是有所道理的。”

“现如今河南数月没下过雨雪,老臣看来今年可能有旱灾,还需提前防范。”

“至于湖广,麓川之乱刚刚平定,百姓急需安稳,且如今广东的逆贼黄潇养还在作乱,麾下十余万人,前阵子还在攻打广州城,赋税减免,有助于平叛安民。”

“而陛下英明神武,击退瓦剌贼寇,宣大防线如今也被于兵部调教得固若金汤,想来也先短时间内是不会再次入寇的,臣以为,三大营缓建之事的确可行。”

“况且,”王直顿了顿,道:“国库现如今也没银子了不是。陛下今日还叫上陈尚书,想来也是要咨询备用的。”

陈循点点头,道:“王吏部所言非虚,如今去年的秋税虽然刚刚收完,但是各衙门正在计算今年的花销预算,这几日就会报上来,按照臣以往的经验判断,国库里剩不下多少银子可以支用了。”

“那三大营也不能不建。”朱祁钰脸色立刻黑了下来。

开什么玩笑,三大营那可是大明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属于皇帝手中最核心的实力,没有三大营,怎么震慑各地藩王,要知道有些藩王还是有王府护卫的,人数都是数千,当年自己的太爷爷不就是靠着数千北平卫发动靖难才打下的天下么?他朱祁钰可不想当年的事情再重演一遍。

朱祁钰调整了一下心神,对着一旁一直打酱油的左都御史王文道:“王爱卿,你是什么意思?”

听到朱祁钰点了自己的名字,王文立刻躬身答道:“回陛下,臣以为陛下这些日子去三大营有些频繁了,王巡抚可能会担心陛下醉心武事,忽略百姓民生。”

他之前在朱祁钰那里的评价不算太好,看到朱祁钰有些不明白王暹的意思,便直接点明了出来。

不过王暹毕竟是自己的下属,王直和陈循又在一旁坐着,他也不好说些什么,便换了种委婉的说法。

朱祁钰听了王文的话,这才明白王暹的意思,看着三人苦笑道:“你们是担心朕会学太上皇一样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