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158章 朕意已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戎狄为患,自古有之,惟在中国,制驭尽其道耳。”

“汉之初兴,匈奴强盛,高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中,外不得相救,乃厚遗阏氏得解围去。其后常入为寇,汉以天下初定,疮痍未瘳,忍而不校。至武帝时,国富兵强,连年北伐,斩获不可胜计,匈奴由此遂衰。元成之间,单于降伏。”

“唐太宗时,突厥入寇,进至渭水便桥,太宗自往临之,责以负约,突厥恐惧,请和而去。后亦常为边患,太宗每优容之,及其凶岁,乃大举兵征伐,突厥遂亡。彼皆小忍于前,而大获于后者,盖候时而动也。”

“今国家承平日久,丑虏忽为寇患,太上蒙尘,军民涂炭 其祸惨矣,诚不可与共戴天。皇上宵衣旰食,欲雪仇耻,征天下之兵,誓殄此寇,群臣兆姓,同心一力,助成大功。虏自遣使来言,请送太上皇还京罢兵息战,盖上下神祗,阴诱其衷,使之悔悟,欲使华夷之众免此杀戮,此转祸为福之机也。伏望皇上许其自新,俯就虏情,亦遣使臣前去审察诚伪。如果至诚,特赐抚纳迎奉太上皇帝以归,则祖宗之心可少慰矣,臣等切惟。”

“陛下嗣登大宝,天与人归,四方万国,同心欢戴,永永无贰,陛下隆敬。”

“兄之心已昭告天地祖宗,社稷遵为,太上皇帝名位已定,天下之人皆以为宜。今既留寓虏中而归,以太上之尊不复事,陛下但当尽崇奉之礼,永享太平悠久之福。陛下于天伦既厚,则天眷益隆矣。”

“臣等猥以菲才叨,蒙大恩不敢不尽其愚伏,乞圣明垂意采纳。”

一篇文章花团锦簇,王直读了足足一炷香才读完,然后翻身跪倒在地,低头不起。

紧接着,都察院、六科、礼部、户部、工部、刑部,几乎有资格上朝的官员,全都俯身下跪,请求朱祁钰准奏。

朱祁钰看着下面跪着的文武百官,心中再一次升起了郁闷的感觉。

什么啊,王直不过是上了封奏疏,朕还没有拒绝呢,你们怎么就跪下了?

这是逼着朕一定要批准吗?

怪不得古代皇帝好多都不长寿呢,总遇到这样的事情,谁能长寿啊,不得心脏病才怪呢!

历史上貌似能活过六十岁的皇帝没有几个吧,汉武帝刘彻活到70岁,这个他知道,唐玄宗李隆基活到了78岁,这个他也知道,太祖活到多少岁来着?哦,对,71岁。综合这几位皇帝看来,貌似能活得长的,基本上都是前期贤明老了残暴昏庸,自己要想多活几年的话,也走这条路子?

朱祁钰在御座上胡思乱想,下面的大臣们也是莫名其妙。

皇上怎么没回复啊?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啊,早上宫里的地砖也挺凉的呢!

随侍的王成看出来朱祁钰走神了,便小声提醒道:“陛下,王老尚书他们还等着您回复呢。”

听到王成的提醒,朱祁钰这才醒悟,强行把自己的思绪拉回到早朝,思考了一下缓缓道:“诸位爱卿所言有理,自从兄长被俘之后,朕已经派遣了五波使臣前去瓦剌要人了,但哪一次成功了?”

“这次虽然是也先主动遣使过来的,但是诸位爱卿谁能说清楚也先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万一他以送驾为名,覊留使臣,仍然还是率军入寇呢?到时候我大明百姓又要生灵涂炭了。”

“但是这次是瓦剌先派人过来的,必然是有诚意的,陛下为何不准?”有不知死活的官员站了出来,道。

朱祁钰定睛一看,果然是六科的人,不过不认识,于是问道:“下面是何人在说话?”

官员立刻回答道:“臣,礼科给事中张聪。”

朱祁钰点点头,道:“太常寺许少卿也去了,但是并未成功,不仅太上皇不放还回来,就连互补攻伐的条约都没有达成,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张聪立刻道:“许少卿久在朝堂,不熟悉番邦之事不足为奇,臣请陛下另择贤人为使,出使瓦剌,救回上皇。”

“许彬?”朱祁钰看向太常寺所在的位置,道:“朕问你,也先可有谈和的诚意啊?”

许彬站出班道:“回禀陛下,臣以为,也先并无谈和之意。”

朱祁钰点点头,对着张聪道:“张聪,许彬乃是亲历之人,他都已经说了也先并无诚意,为何你说也先有诚意啊?”

张聪立刻答道:“以往均是我大明派人过去,也先并不想谈和,自然没有诚意,但是这次是也先派人来我大明主动谈和,必然是有诚意的。”

“但是许少卿说了啊,也先并无诚意。他是亲自见过阿剌知院和脱欢的,你见都没见过,如何向朕保证也先的诚意呢?”朱祁钰缓缓问道。

“臣以身家性命担保。”张聪咬咬牙,回答道。

没办法,他也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也先是真的有诚意,不过事情都到了这一步,他只能用身家性命担保。

朱祁钰点点头,微笑着道:“既然张爱卿敢以身家性命担保,那朕就信你一次,不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