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10章 厂卫、安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善笑着答道:“陛下放心,其实闹事的主要还是蒙古人和女真人,蒙古人是有前车之鉴的,臣听说上次在京师闹事的那群人,回去之后基本都被也先砍了,现在大明又在蒙古人身上取得大同大捷,相信这次的使团不敢闹事,至于女真人那面......”

杨善笑了笑,继续说道:“他们应该已经听说陛下击败也先的事儿了,如今绝对不敢在京师惹出什么事端来。”

朱祁钰这才放心,笑着道:“那朕就放心了。”

不过杨善收起笑容,恭敬说道:“陛下,其实臣只是不担心蒙古人和女真人会闹事,而不是认为没有使臣会闹事。”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朱祁钰皱起眉头问道。

杨善回答道:“这次安南也派来了使臣吊唁,臣担心他们可能会惹出什么事端来。”

“安南吗?”朱祁钰单手敲着桌面,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大明和安南在几十年前的关系可谓是极为复杂的。

建文元年,安南陈朝外戚黎季犁篡夺了皇位,改国号为大虞,自称太上皇,立其子黎苍为帝,不过因为路途遥远,再加上大明还在内乱之中,所以暂时没有精力去搭理他。

永乐二年,黎季犁称陈朝皇室绝灭,自己以外甥的身份被群臣推戴为皇帝,向朱棣请求册封,被封为安南国王,不过这时候自称原安南国王之孙的陈天平从老挝来投奔朝廷,请求朱棣主持公道,当时的朱棣还在想办法稳固自己的统治,自然还是没有精力搭理千里之外的事情,于是通知了黎季嫠,黎季嫠收到消息,假装请他回国继位。

永乐四年,朱棣派都督黄中率五千名士卒送他回去,前大理寺卿薛岩担任副手,谁想黎季犁并不希望陈天平回国,在芹站埋伏军队,杀死陈天平。其实这也没什么,番邦内乱,和大明没什么关系,但是副使薛岩也在这场战斗中被杀,这就让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不能忍了。

于是,就在九月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率领丰城侯李彬等十八位将军,会同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分道进讨安南,兵部尚书刘俊辅助军务,邢部尚书黄福、大理寺卿陈洽供应粮饷。

十月,成国公朱能病逝,张辅接任主帅,发檄历数黎季嫠二十条罪状,然后与黎季犁连番大战,接连击败黎军取胜,并于次年五月一举在奇罗海口,抓获黎季犁和他的儿子黎苍,以及黎氏所立的太子、诸王、将相大臣等人,彻底平定安南,设交趾布政司,将这块自从唐朝丢掉四百年的土地再次收回到汉人的统治之下。

不过大明的士卒并不能适应安南的气候,军中病疫流行,安南原本的贵族又不断掀起叛乱,先是以简定、邓悉、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趁着明军班师起兵叛乱,后来又有陈氏后裔陈季扩妄图恢复安南陈朝,整合安南叛军与明军对抗,再加上当时的明军统帅沐晟大意轻敌,明军惨败,直到已经升为英国公的张辅重新回到安南,这才让安南消停了一点,不过因为大明官吏自认天朝上国,不愿意俯身安抚百姓,所以安南一直没有彻底平稳下来。

永乐十四年,朱棣将大明都城从应天府的南京遣到了顺天府的京师,这也导致大明中枢距离安南越来越远,无法及时应对安南的局面,最终让宣宗皇帝下令撤军,彻底放弃了这块土地。

正统二年,因为大明天子年龄太小,为了追求朝政稳定,当时掌权的张太后和三杨商议决定,封黎利为安南国王,正式承认安南为独立一国。

这次太上皇薨逝,安南自然要派人过来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