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21章 户部和安南使团的谈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1章 户部和安南使团的谈判

四人互相恭维了一番,话题终于进入了正事儿。

陈循正色问道:“二位贵使,鸿胪寺的杨大人已经向陛下禀告了二位的话,但是陛下还是有些不满,十万石实在是有些少了,大明没必要因为这点粮食折腾一番,毕竟安南离京师太远,等这十万石粮食送到京师,能剩下多少还说不定呢。”

黎贵淳也是想做这个生意,不过十万石是他估计能拿出的最大数量,再多的话他不敢保证,于是连忙出声劝道:“陈尚书,十万石粮食不少了,足够我大越升龙城百姓吃半年之久了。”

陈循不满地摆摆手,反问道:“你们的升龙城有多少人口?”

“大概三十万左右。”黎贵淳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才这点人口?贵使知道我大明京师有多少人吗?”陈循继续反问道。

“以外臣的观察,怎么也要超过五十了吧?”黎贵淳这两天到了京师,的确感觉大明的人多,尤其是他今天还路过棋盘街,那地方真是的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抄着各种口音的人,听得他的头都有些大了。

刘中敷笑着道:“贵使还是对我大明不太了解,去年我户部统计过,京师光是在籍的人口就有近三十万户,近七十万人,再加上京师又是大明中枢所在,商贾云集,全算下来估计已经接近百万了。”

“所以,十万石粮食,够你们的升龙城消耗半年,但是放到京师,也最多能撑三个月而已,实在有些不足为提。”

黎贵淳终于理解了大明嫌少的原因了。

是啊,大明京师有足足近百万人,这十万石即便全都送到了京师,也不过是三个月的消耗,但是谁都知道,十万石粮食肯定是没办法全都送过来的,路上肯定有消耗,等这些粮食到了京师,能不能够两个月的消耗都说不准呢,怪不得大明天子嫌少呢。

“那大明希望我大越能够提供多少粮食呢?”黎贵淳这下子更没底气了,小心翼翼地问道。

陈循笑着看向他,出声道:“起码三十万石。”

“三十万石?”黎贵淳连忙摇头道:“陈尚书,不是我不想提供,但是这个数量属实有些大了,我不确定我大越国王能否答应,毕竟我大越也有三百多万人要养活,数量大了,若是引起国内骚乱,那外臣的罪过就大了。”

“是啊,是啊!”阮弘裕在一旁帮腔道:“陈尚书,原本我等与杨大人说的就是出售国内余粮,但是眼下我家郡王可以保证的就是十万石,三十万石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即便他现在答应下来,也不能确保一定就可以提供给大明,到时候出了岔子,对陈尚书和刘侍郎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我们两个贵使不必担心。”陈循仍旧是笑着道:“本官提出三十万石这个数字是经过考虑的,杨大人也和我说过,你们亲口提起,安南每年都有不少粮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烂掉,相信这个数量绝对超过了三十万石,而且你们安南气候温热,粮食一年三熟,只要你们国王下个命令,让一部分人用心些,相信从那些烂掉的粮食里多抢救出三十万石粮食,应该不是什么难以做到的吧?”

刘中敷这时候也是出声道:“是啊,二位贵使也要想想,如果按照十万石交易,那这次的生意很有可能是做不成的,但是如果提高到三十万石,我可以以身家性命保证,生意必成,而且交易额翻了两倍,二位贵使能从大明采购的宝货也就多了两倍,到时候运回安南,利润又何止两倍呢?”

“这些年大明和安南并无官方互市,相信你们安南市面上的大明宝货也是极度匮乏的,价格肯定会贵上许多,本官估计,这些宝货运回去,其价值至少能翻上五倍,二位贵使还犹豫什么呢?”

好吧,陈循和刘中敷的话算是彻底打动了他们。

黎贵淳身为安南皇室还好,但是阮弘裕可是豪门中的一员,而且还不是那种太重要的人物,所以对安南市面上的大明货品了解得比黎贵淳多得多。

如今安南市面上,一匹在京师价值二两的丝绸,到了安南的价格就要翻到二十两甚至三十两起步,而一个在大明卖五钱银子的瓷器,到了安南,至少就要五两起步,价格至少翻了十倍,精品的价格更高。

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走私过去的,在大明远远算不上是好东西。

这次是大明户部出面交易,能拿出来的东西会是那些玩意吗?相信至少都是精品起步的,至于大明标准的精品,那运回去肯定就是家传之宝了,甚至被国王收起来当成国宝都有可能。

想到这里,黎贵淳看向陈循问道:“陈尚书,若是提高到三十万石也不是不行,只是我想知道,大明这次拿出来的货品都有什么?若是我安南不需要的,那恐怕这十万石的粮食也交易不成了。”

听到黎贵淳有松口的迹象,陈循当即大笑道:“哈哈,这一点贵使不必担心,这次我大明天子比较重视,所以命户部准备了不少好东西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