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23章 如何藏起一棵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请陛下明示。”王直见皇帝有办法,立刻恭敬请计。

能不用自己费脑子那还不好?

不过朱祁钰却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办法,而是说道:“王老爱卿,这件事还是由你们内阁去想,朕只给你一个思路,如何将一棵树藏起来,不让别人轻易找到,若是你们内阁能想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此事就不会让你们为难了。”

“如何将一棵树藏起来,如何将一棵树藏起来......”王直在内心嘀咕了几遍,但还是没有任何思路,索性将此事暂时搁置,反正又不是什么着急的事儿,回去和内阁几位同僚一起商量就是了,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嘛。

见王直还是没有想明白,朱祁钰微微摇了摇头,这群老臣的确是经验丰富,处理朝政四平八稳,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人老了,思维转得不够快,好在他早已和王直说过了,内阁阁臣一任五年,最多两任,而且他最多只会用王直做一任内阁,之后还有其他安排,所以即便王直已经跟不上他的思路了也无所谓。

而且王直到时候也快七十了,估计也操持不动繁重的朝政,最关键的是,比他还老的胡濙肯定更不行,朱祁钰彻底清除太上皇遗留老臣的计划又能推进一些了。

朱祁钰笑着道:“王老爱卿回去慢慢想便是,这个事情又不着急,抽空做了就行。”

没想到王直却是摇摇头道:“陛下,您的事儿说完了,臣还有事情要禀告。”

“哦?”朱祁钰没想到王直会这么说,惊讶问道:“王老爱卿还有何事要与朕说?”

王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缓缓道:“是与安南互市之事。”

朱祁钰皱了皱眉头,问道:“这件事不是金濂和陈循在操作吗?为何不是他们过来说?”

王直笑笑,解释道:“陛下,此事的确是金大人和陈尚书在操办,但是方才陈尚书来了趟内阁,与金大人简单说了一下商谈的结果,老臣听到了,就想先和陛下说说,看看该如何赏赐他们。”

刚才朱祁钰在召见朱徽煠和朱徽焟,就让王成将所有人都挡在了外面,现在看来,是陈循来过了,看朱祁钰没时间,也就转去了内阁。

朱祁钰略带惊喜地问道:“事情有结果了?谈到什么地步?”

王直笑着道:“嗯,事情谈成了,陈循陈尚书和刘中敷刘侍郎将互市的规模扩大了两倍,安南使臣已经答应,安南将会筹集三十万石粮食与大明交易。”

“价格呢?”朱祁钰继续问道。

在这件事情里面,价格才是重点,如果采购的价格太高,那还不如不买。

“两百八十文一石。”王直也没有绕什么圈子,直接回答道。

“两百八十文吗?”朱祁钰在心中思索着,他对大明的粮食价格并不熟悉,不知道两百八十文意味着什么。

王直也知道这件事,于是继续道:“陛下,两百八十文一石的价格相当于如今京师粮价的一半,也就是说,单是在粮食的价格上,我大明就节省了近六万两银子啊。”

“不错,不错。”朱祁钰听了六万两这个数字,满意得连连点头。

有了这六万两,基本上太上皇葬礼的花销就可以抵消掉了,而且安南使臣还要采购大明的货品呢,这又是一大笔进账。

而且从广西运往云贵,运费又能节省下来一大笔,里外算来,大明和安南的这次互市,朝廷至少可以获利十五万两以上,这还没计算安南使臣手里的大明宝钞呢,朱祁钰让户部准备的东西可没有那么多,安南使臣还是要找一些民间商贾才能把手里的大明宝钞花完,但是现在大明宝钞什么德行谁都知道,那些民间商贾可不会用自己货真价实的商品去换废纸一样的宝钞,自己又不允许强买强卖,那么这些宝钞怎么办?只能砸在他们手里。

毕竟大明不是不让他们花,而是他们自己花不出去,这又怪不到大明朝廷。

想到了大明宝钞,朱祁钰又是问道:“那安南使臣是否同意先用宝钞采购粮食?”

王直点点头,道:“同意了,而且好像安南使臣对大明宝钞的情况并不清楚,所以没有提出任何异议,直接便答应了下来。”

“太好了。”朱祁钰一拍大腿。

这次的确是能坑到安南了。

王直也是笑呵呵的,问道:“既然金大人和陈尚书这次立下如此大功,那陛下打算如何赏赐他们呢?”

这个问题朱祁钰还真没想过,反问道:“王老爱卿可有什么想法?”

王直沉吟道:“按理来说,但凡朝臣立下如此大功,必定是要升一升的,但是金大人如今已经进了内阁,陈尚书也贵为户部主官,再往上升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臣建议,给二位大臣荫一子吧,陈尚书的夫人再给个诰命,想来也就可以了,现在比较麻烦的是户部左侍郎刘中敷,如今六部衙门的尚书都是有人在任的,进内阁也不可能,封妻荫子还有些对不住他,所以臣现在也是有些为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