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49章 那是皇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是从英宗皇帝回来之后,老臣也没有和陛下作对过啊!”胡濙实在是有些委屈。

他只是想救朱祁镇回来,这样他也能对得起宣宗皇帝的重托,所以,从朱祁镇回到了京师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折腾过,还联络了阿剌知院这枚棋子呢。

朱祁钰看着一脸委屈的胡濙,缓缓问道:“那这次你为何要给太皇太后出谋划策,诋毁朕的儿子呢?”

胡濙心中大惊,好在他修养深厚,脸上并没有表露出来,反问道:“陛下何出此言?老臣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太皇太后了啊!”

朱祁钰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淡淡问道:“这么说,你府上的管家深夜探访会昌伯府,只是因为一些生意?”

胡濙明白朱祁钰这是知道了自己的安排,只得沉默不语。

朱祁钰笑道:“怎么?胡老大人怎么不说话了?莫非是朕猜错了?”

话都说到了这里,胡濙不得不答,于是出声道:“陛下猜的没错,此事确是老臣谋划的,只是由太皇太后和会昌伯府出面操办,老臣并没有参与进去。”

朱祁钰嗤笑道:“胡老大人不必紧张,其实你们谋划此事,无非是为了太子之位而已,朕很是理解。”

“难道陛下您没有换太子的想法?”胡濙从朱祁钰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些异样,惊讶问道。

朱祁钰笑了笑,反问道:“朕什么时候说过要换太子的事儿了?”

胡濙哑口无言,目瞪口呆。

对啊,皇帝压根就没有在任何场合提到过换太子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自己会感觉到不对劲呢?

“怎么?是不是感觉很奇怪?胡老爱卿现在是不是在想,朕为什么不换太子。”朱祁钰看着一脸懵的胡濙,出声问道。

胡濙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惊讶道:“陛下为何不打算换太子?”

朱祁钰笑道:“如今的太子才几岁,朕的长子才几岁,两个还上蹿下跳的小屁孩,能看出来什么,怎么也得等到及冠了再说,朕还年轻,他们想要登基继位还早着呢!”

胡濙也被朱祁钰的话逗笑了,点头道:“也是,太子和皇长子都还小,谈继位之事还早得很,陛下的确不必着急。”

朱祁钰继续道:“再说了,朕对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作法就不是很认同,将大明的江山社稷和千万黎民百姓托付于一个不够贤明的皇帝身上,这才是上一任皇帝最不负责任的想法,所以朕挑选继承人,首要就是要足够贤明,懂用人,会用人,事情有你们这些大臣负责呢,又不需要他亲自做。”

胡濙这下子彻底被震惊了,嫡长子继承制乃是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皇帝都认可的作法,因为贤与不贤是可以装出来的,但是长幼尊卑这种出生就确定的却是没法装的,而且但凡是废长立幼的王朝,几乎都出现过乱象,有的甚至直接改朝换代的了。

胡濙出声劝道:“陛下不可,自古嫡长子继承家业乃是至理,陛下不可随意废弃,否则朝廷必会出现问题啊!”

“昔日隋炀帝杨广就是个例子,陛下不可不察。”

“杨广吗?”朱祁钰笑道:“其实杨广在朕的眼睛里,也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只是做事太过急切了一些而已。”

“请恕老臣不敢认同,杨广暴虐,世人皆知,又穷奢极欲,修建洛阳,不惜民力,开凿运河,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隋臣祖君彦就曾言,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于是天下攻击之,隋由此而灭亡,陛下为何要说他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老臣从他的所作所为和世人评价之中半分都没看出来。”胡濙立刻辩驳道。

“所以朕说他太急切了一些。”朱祁钰说道:“其实如果将他所做之事分到三位帝王身上,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就绝对不会如此,修建洛阳,乃是为了控制中原,开凿运河,则是为了沟通南北,所谓的穷兵黩武,那也是高句丽占据辽东在先,有不臣之意,身为帝王出兵讨伐,又有何不对之处?”

“至于你口中的那位隋臣祖君彦。”朱祁钰冷笑一声道:“既为隋臣,又为何投靠逆贼李密?还书文诋毁之前的帝王。如此不忠不义之臣,也不知道天下文人为何要鼓吹他的话。”

“但是隋朝的确是亡在杨广之手,若是原本的太子杨勇继位,那说不准就没有李唐什么事儿了。”胡濙没有被朱祁钰的话带偏,抓住杨广是亡国之君的结果继续辩驳道。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杨勇也只是没有登上大位而已,没机会犯错罢了。”朱祁钰说道。

对于白居易的放言五首,胡濙自然知道,不过他还是继续劝道:“陛下,周公制礼作乐,确立嫡长子继承,依然施行了数千年,陛下不可轻废,否则江山社稷必有大祸的。”

朱祁钰笑笑,反问道:“胡老大人,若是当年宣宗皇帝选的是朕做这个皇帝,而非先皇,那我大明是否还会有奸宦乱政?是否还会有土木之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