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74章 打造海军的难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直沉默着,一直没说话。

他虽然不认可朱祁钰这种有些莽撞的行为,但是朱祁钰毕竟是圣天子,他王直不希望在这种事情上惹怒朱祁钰,影响到政务院掌握文政的大局,而且说实话,他王直看到朱祁钰的这种表现,还隐隐有些高兴和赞赏,一朝天子必须恩威并重,刚柔并济,朱祁钰的这种表现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应该拥有的,只要他能保持下去,即便自己退了,告老还乡了,也没必要继续担心朝局会起什么大动荡了。

王直不说话,却不代表没人说话,军法司尚书于谦这时候出声道:“陛下,臣以为,海军可以建,但是陛下未免也太过急切了些。”

“臣也大概了解过水军之事,知道不管是水军还是海军,最重要的都是战船,而打造战船所需要的时间,可不是一月两月就能完成的,光是木料的采伐、准备、晾晒,都需要不少时间来执行。”

“所以,臣以为,这三百万两是真的没必要一次性投入到海军上面去,还是应当分出来一部分交给政务院,以解决朝廷施政之需。”

众人恍然大悟。

是啊!打造战船哪里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光是选材就要几个月时间,因为打造海船,不能用一般的木料,而是要用杉木,但是有宋以来,朝廷和民间都在打造船只,够大的杉木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想寻到合格的木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更何况之后还要粗加工、晾晒等工序,哪一个不需要大量时间。

按照这个逻辑去想,皇帝的确没必要直接将三百万两银子全部一次性拨付过去,因为即便拨付了过去,也没地方花不是?

朱祁钰却是摇摇头,道:“不,于爱卿想错了,朕刚才说了,这三百万两只是第一笔银子,后续还要更多的。”

“更多?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花银子?”于谦开始计算道:“木料可以命各地官府采伐,再交由商贾运输过去,工匠可以直接从匠户中抽调,这里面最多就是支付一些商贾的运费,哪里还要其他银子的?”

“当然有。”朱祁钰朗声道:“于爱卿为国为民之心可嘉,但是对于一些造船的实际情况,还是了解得不够多,且听朕来细说。”

“首先,打造船只不是从木料的准备开始,而是从船坞开始,因为工匠们必须要在船坞中打造出来,直接放到海里,否则数千料的大船在陆地上造完,谁也搬不动。”

“而要想有船坞,就必须要挑选出合适的地方,这种地方必须临海,但是风浪要越小越好,船坞不能直接受到风浪的拍击,另外就是水要足够深,要知道一艘宝船,吃水的深度就可以达到两三丈,如果海水不够深,那就会直接搁浅了。”

说到这里,朱祁钰叹了口气,道:“其实原本太宗的时候还有这种船坞,三保太监出海的宝船应该就是那里打造的,不过这么多年朝廷没有造过大船,这些船坞自然就废弃了,白白浪费了国帑,害得朕又要派人重新寻找合适的地方。”

高谷这时候插话道:“陛下,这倒也未必,既然这些地方是当年朝廷精挑细选出来的,那想必没那么容易废弃,臣回头去工部查查文书,说不准能找出还没有彻底废掉的地方。”

“那感情好。”朱祁钰听了高谷的话,整个人都精神一振,而后说道:“若是能找出来,那就立刻派人过去,实地探查一下,看看具体情况,若是没完全废弃,就想办法修缮一番,费用就从这三百万两里面出。”

“臣遵旨。”高谷恭敬答道。

朱祁钰喝了一口已经凉掉的茶水,吩咐王成换成热的,然后继续道:“其次就是工匠。”

“大海漫无边际,海船需要出海,整船人的性命都寄托在海船之上,所以其坚固程度也远不是水军可以相提并论的,越是坚固的海船越能让海军将士们安心迎战,因此,打造海船的工匠也必须有一定的经验,知道如何打造出足够坚固的海船,不能一下水,船就散架了,那可不行。”

“而当年打造过宝船的工匠年岁应该也不小了,朕还需要重新培养一批,需要让他们打造一些海船练练手,这些也是要成本的。”

“不过刚才高爱卿给朕提了个醒,朕记得宣德九年的时候,朝廷最后一次派人出海,所以那时候肯定是有足够的合格工匠的,回头工部也可以查一下档案,看看还有多少人活着,将这些人找出来,朕也可以节省下不少的时间去培养人。”

高谷点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朱祁钰看向大都督府众人,继续说道:“至于第三点,是最费钱的。”

石亨等人都莫名其妙,你费钱就费钱,看着我们干什么?又不是我们花钱。

朱祁钰笑了笑,说道:“因为朕打算改一改海军的作战方式。”

啥玩意?改海军的作战方式?

石亨等人不明所以,剩下的文臣就更不明白了。

朱祁钰继续说道:“之前水军作战,主要是以弓弩为主,辅以火器,攻击的主要是敌人的船只,靠近了就会选择跳帮作战,以近战搏杀为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