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78章 安南人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又过了几天,外出调查的官员们终于回来了。

这次是户部、刑部、都察院联合调查,政务院派人监督,大家互相监视,故而可信性极高。

最终的结果也是让人有些意外。

奉天殿内,朱祁钰翻看着手中的文卷,头也不抬地问道:“陈尚书,这是你们户部调查的结果?”

陈循恭敬答道:“是,此事太过恶劣,臣派出了户部右侍郎孟鉴带队,亲自去浙江布政使司查问出来的。”

朱祁钰又看向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陈镒,出声问道:“陈爱卿,这份结果你应该知道了吧,你来说说,朕到底该如何处置?”

陈镒犹豫了一下才回答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最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事涉英国公府,朝廷若是大动干戈,恐怕有伤朝廷根基。”

“有伤朝廷根基?”朱祁钰将手中的文卷摔到了桌子上,恨恨地道:“朕以为,若是不处理,那才是有伤朝廷根基呢!”

“朕是真的没想到,孙原贞弹劾王谦的根本原因居然是因为这个。”

陈镒无语。

说实话,当他听说了这个结果的时候,他也感觉有些不可置信。

原来,这次的罪魁祸首压根不是别人,正是孙原贞。

事情还得从去年说起。

去年年中,浙江右布政使杨瓒上奏,言称湖州诸府官田的赋税太重,请均民田赋税轻者,严禁诡寄之弊。

这个奏请没有什么问题,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浙江的赋税,内阁的王直自然答应,于是立刻从内阁下旨,命杨瓒会同镇守浙江左副都御使孙原贞督办此事。

但是,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杨瓒和孙原贞原本以为只是协调地方的事情,结果就出现了问题。

湖州本地的地主士绅联合起来,异口同声地反对此事。

他们本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来逃避朝廷赋税,现在杨瓒和孙原贞想要从他们手里抢钱,他们自然不可答应。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领头之人背景雄厚,杨瓒和孙原贞费尽心思才查出来,领头的张姓地主,出身是英国公府,他的背后之人是英国公府的张輗。

那个时候恰巧赶上张輗率军出征,抵抗南下宣府的也先,杨瓒和孙原贞自然不敢招惹,但是他们又想完成内阁交代的事情。

于是乎,孙原贞就想出了一个主意,调朝廷发给浙江备倭卫的军粮填补亏空。

大明的备倭卫本身就不受朝廷重视,调拨一批备倭卫的粮食,他们也无处上告,毕竟张輗也不想自己在湖州有产业的消息传扬出去,以张輗的身份,想要封锁几个备倭卫的指挥还是很容易的。

至于备倭卫的军粮,等秋税收上来之后,去外省买一些过来便是。

这一切本来计划得很好,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湖州便遭到了台风,粮食减产,作坊停工,原本计划好的赋税自然就不够了,再加上政务院新立,朝廷便开征商税,接着从中央调派了不少官员分赴各地,他们自然没办法继续造假,这备倭卫的军粮也就拖了下来,逼得王谦没办法,只能私自出海打渔。

不过这个消息立刻就被孙原贞知道了,孙原贞马上就看到了机会,可以向朝廷弹劾王谦擅自调兵,私自出海,以王谦的罪行,大概率是要降职发配的,到时候只要他们耍点手段,将王谦留在浙江,然后出点什么意外,把贪污军粮的帽子扣在他的头上,这一切的事情也就能够彻底完结了。

问题是,皇帝知道了这事儿,反应大出孙原贞意料。

原本以为直接处理的王谦被押到京师审讯,孙原贞无奈,只得当庭弹劾,将事情闹大,以此来警示张輗,他相信,张輗对于王谦的事情肯定是知道的,只要他知道了,以英国公府的身后根基,想要压下来,直接处理了王谦并非什么难事。

然而,孙原贞再一次失算了。

他怎么都算不到,朱祁钰听说了王谦的事情,居然兴起了打造海军的念头,还派人出去调查此事,至此,孙原贞再也没有能力阻止,只得听之任之,静静等候最后的结果。

至少,他相信杨瓒是不会轻易出卖他的。

钦差团到了杭州,杨瓒的确没有出卖他,但是底下有人卖了。

孙原贞是镇守浙江左副都御史,和浙江布政使司的人没什么关系,他们自然不会客气,尤其是这一次他们还能趁机拉下杨瓒,将右布政使空出来,这些官员自然不会客气。

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谢辅果断出手,将整件事情的经过全都告诉了前去调查的钦差团。

至此,杨瓒直接被钦差团停职查问,押解回京,事情彻底真相大白。

朱祁钰黑着脸,看着掌院事的左都御史陈镒,出声问道:“陈爱卿,你们都察院出了这样的事情,你这个左都御史是不是该说些什么?”

陈镒恭敬答道:“孙大人作出这等事情,臣的确有责任,还请陛下恕罪。”

“恕罪?”朱祁钰冷哼了一声,继续问道:“你的确有责任,但现在不是追究你问题的时候,朕现在只想知道,你们都察院要如何起告孙原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