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91章 萧维祯调任都察院,陈镒告老还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1章 萧维祯调任都察院,陈镒告老还乡

见话题终于转移到了自己身上,陈镒也是立刻打起精神,仔细听了起来。

朱祁钰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陈镒,点评道:“说实话,陈爱卿其实没什么问题,不论是从个人操守上,还是从处事能力上,其实都是合格的。”

听皇帝这么点评自己,陈镒也不禁有些得意起来。

朱祁钰却是话题一转,道:“如果按照原来的用人标准和朝廷规矩,陈爱卿是合格的,但是如今在朕这里却是不合格了。”

“朕也说过,都察院从今年开始就要负责天下案件的起告之事,所以都察院必须要做到一点,那就是都察院所有人都要将自己当做是恶人,有人犯了大明律,就必须将他所触犯的所有大明律都找出来,如何判罚是大理寺的事情,与都察院无关。”

“陈爱卿在李匡之事上,明显是顾念到李匡之前的名声和功劳,因此故意将他的罪名淡化,已经完全违反了朕对都察院的要求,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原则问题,能力问题可以容忍,但在原则问题上朕是决不会容忍的。”

陈镒一愣,旋即问道:“陛下,臣不明白,臣考虑到李匡的名声,也是为了朝廷和陛下的声誉,不希望陛下落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名声,为何会与原则问题扯上关系?”

朱祁钰大手一摆,反驳道:“陈爱卿,朕已经说过了,如何判罚是大理寺的事情,与你们都察院无关,如果朕要顾念到自己的名声,到时候朕直接给大理寺下旨便是,为何还需要你们都察院出来做好人!”

好吧,陈镒这次是彻底明白了。

说白了,在朱祁钰的规划里,都察院就是朝廷的一条恶犬,将文武百官对于朝廷的不满和怨念全部归到自己身上,说白了,都察院就是下一个推事院,自己应该做的是来俊臣,而不是陈镒。

但陈镒还是有些不甘心,出声问道:“陛下,若是如此,那万一真的出来个来俊臣,或者是周兴索元礼,那肯定会出现大量冤案的,到时候朝廷要如何应对?”

朱祁钰知道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处置,现在只是有些不甘心而已,于是直接回答道:“这种情况下,朕首先会去找大理寺的问题,一些明显是伪造的证据大理寺都认,那大理寺也肯定有问题,朕也会先处理大理寺的问题,然后在去查问都察院的责任。”

陈镒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不过脸上却还是有些不服气。

朱祁钰也看出了他的不服,继续说道:“其实在李匡这件事情上,朕的处置并没有问题,你们都察院才有问题,或者说你们这些文臣的标准才是有问题的。”

“此话怎讲?”陈镒反正也要离开朝堂了,现在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今天逮到机会,索性问个明白。

朱祁钰解释道:“这次李匡被人弹劾,主要是三件事。”

“其一是怀柔招抚,却被苗贼所趁。”

“其二是威逼土官,释放逆贼家眷。”

“其三是轻敌冒进,致使大军被困。”

“在你们看来,这三件事情里面,第一件是苗贼过于奸诈,第二件完全是好事,真正的大错是在第三件事,不过也是李匡一时轻敌所致,战场上瞬息万变,发生什么都很正常。”

“但是,你们都忘记了其他人,忘记了那些跟随李匡为国而战的将士们,忘记了那些因为李匡想要招抚逆贼而劫掠被杀的大明百姓,忘记了那些为大军服务的役夫,难道李匡的性命是性命,他们的性命就不是性命了吗?没有他们,光靠李匡就能平靖天下了?”

“孟子曰民贵君轻,这个民指的是什么人?是你们这些吃着朝廷俸禄的人吗?不是,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那些打造出各种器械的匠人,甚至包括那些风餐露宿将货物运到整个大明的商贾,没有他们,朕要李匡有何用?朕要你们有何用?”

“这个李匡为了招抚立功,拿个好名声,而选择牺牲这些人的利益,这才是朕对他不满的真正地方,而你陈镒为了顾念同僚之情选择了帮他脱罪,这才是朕对你陈镒不满的根本所在,也不知道你当年镇守陕西的是如何得到陕西百姓交口称赞的。”

朱祁钰的话让陈镒羞愧地低下了头,不过旋即反应过来,问道:“陛下,那您不是也招安了福建的严启盛严贼了吗?他所犯下的也是杀官造反的大罪啊!”

朱祁钰脸色一黑,冷声道:“那你说说,他为何要杀官造反?”

“臣记得漳州府定下的罪名是通番。”陈镒立刻答道。

“对,当时漳州府定下的罪名就是私通番邦,但是朕再问你,他私通了哪个番邦?泄露了朝廷什么机密?对朝廷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三条但凡你说出来一条确凿的,朕立刻派人去砍了他。”朱祁钰继续追问道。

陈镒顿时有些尴尬,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刑部尚书俞士悦。

俞士悦正看热闹看得起劲,结果谁能想到陈镒一个目光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不由得脸色一黑,出声道:“陈大人莫要看我,漳州府的奏报还没有报上来,这件事情也是大都督府于尚书先提起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