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94章 不要乱了重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直有些尴尬,问道:“陛下,这样好吗?”

金濂和陈循也都有些尴尬,在大明最重要的奉天殿说番邦女人肤白貌美,这多少都有点奇怪。

不过朱祁钰却不在意,而是对着王直问道:“你是担心仪铭那面不愿意?”

王直点点头。

仪家本就是儒学大家,仪铭的父亲仪智更是以耆儒名义入仕,向来看重名声,若是让仪铭在邸报上发这些东西,仪铭还要不要面子了,不反对才怪呢。

“那算了,这事儿朕亲自去和子新说,你就不用找他了,回头让他找你。”朱祁钰想了想,说道。

“是。”王直立刻答应下来。

说实话,对于皇帝给那些赘婿和鳏夫发媳妇这事儿,王直并不反对,他又不是那些注重血统的腐儒,而是大明的政务院首理,反正那些安南女人怀孕生下来的孩子也是有汉家血脉的,回头征收赋税也能用得上,大明现在也不是没有其他番邦血脉的子民,高礼毛福寿那样的蒙古人都能统兵了,他又为什么要反对呢!

“行了,王首理,明年你就忙这三件事情吧,具体的朕不插手,只看结果。”朱祁钰说了一句,又转向了金濂和陈循,问道:“金爱卿,陈爱卿,你们户部明年有什么计划啊?”

金濂和陈循对视一眼,金濂说道:“陛下,既然如今朝廷有了银子,臣的想法是减免一些赋税,让山西陕西和辽东的百姓休养生息一年。”

“这两年宣府大同先是和也先开战,后来又是出劳役修筑边堡,百姓生活有些困顿了,因此臣与陈尚书商议了一下,希望陛下能够恩准,减免山西和陕西的夏税,辽东那面本就苦寒,臣的想法是减免掉今年一年的赋税。”

“金爱卿,你的这个想法和政务院诸理提过了吗?”朱祁钰问道。

金濂点点头,回答道:“陛下,此事臣已经和王首理提过了。”

朱祁钰看向王直,王直点头道:“陛下,金副理所言非虚吗,前阵子的确和臣提过,只是臣还未想好要不要减免。”

朱祁钰沉思了一下,对着金濂说道:“金爱卿,这样吧,过几天朕就召开年底的第一次御前总结会了,到时候会说到明年各个衙门的预算,到时候再定要不要减免赋税的事情吧。”

“是。”金濂不得不答应了下来。

他其实和王直一样,也想趁机减免些赋税,给自己弄点好名声,谁料到皇帝居然要和其他衙门一起商量,估计自己的这个计划想要通过肯定是变得极为困难了。

要不要将消息泄露出去,让山西陕西籍的官员一起上书呢?

金濂还没考虑好,朱祁钰便立刻补充道:“不过金爱卿,陈爱卿,朕提前叮嘱你一声,减免赋税这事儿还没有定下来,任何人都不得随意透露出去,用民意绑架朝廷,逼迫朕和王首理做出决策。”

“若是朕出现这样的事情,那朕会直接从朝廷中非武职官员的俸禄里将这些税款扣出来。”

金濂顿时愣住。

他是真没想到皇帝考虑的居然这么周全,连自己刚刚兴起的后手都猜到。

金濂只得答应下来。

几天之后,还是在奉天殿内,一年一度的大明年终总结汇报会正式召开。

朝廷所有衙门的主官全都参加了进来,因为他们知道,今天的会议对于明年自己衙门的预算至关重要,明年他们所在的衙门是吃肉还是喝汤,就全看今天的会议了。

开头仍旧是王直汇报景泰三年的工作成绩,今年成绩斐然,王直说话的底气都足了几分,尤其是说到今年的商税收入之时,众人全都变得喜气洋洋的,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准备一会儿争取预算。

等王直说完今年的工作结果和明年的计划,大都督府的武清侯石亨立刻道:“陛下,既然朝廷有银子了,那臣想请工部和兵仗局打造一批军械甲胄,以替换掉如今军中的老旧装备。”

金濂立刻出声道:“武清侯,大明军中的兵刃甲胄不是还能用么?暂时就先不要再造新的了,朝廷好不容易宽裕一点,怎么都要先以民生为主嘛!”

他现在是一点都不想给大都督府多余的钱财,这群兵痞每日里就是在惦记着怎么打仗,一点都不在意他和户部陈循是怎么如履薄冰将这些银子一点点攒起来的。

不过涉及到自身利益,石亨哪里肯放过这次机会,于是立刻反驳道:“金副理不要忘了,前年我大明刚和蒙古人打过一场,十几万人的大战,消耗的刀剑弓弩可不是个小数目,后来也先退去,北边暂时没了威胁,我们大都督府才没有催促朝廷给银子更换兵器,而是将太仓里有数的银子全都用来打造宣大的边墙坞堡了,因为我们大都督府知道,国库空虚,朝廷没有银子,而且也先短时间也没有能力再次南下,这才暂时按捺下来。”

“但是现在朝廷有钱了,这批兵器就要提前准备出来,以防也先再次南下攻打我大明。”

“胡说八道。”金濂训斥了一声道:“往日里户部也没有短了你们大都督府的银子啊,但凡修缮、更新军械的银子,哪一次不是早早就拨给你们大都督府了,怎么现在一听太仓里有了银子,宣大就没有兵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