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96章 安南人这么快就扛不住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6章 安南人这么快就扛不住了?

“这个......”赵荣有些尴尬,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他自从上任以来,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完成内阁和政务院交代的任务上,基本上没有从宏观层面上去考虑过什么事情,那是高谷的事情,与他没什么关系。

高谷见赵荣尴尬,连忙跳出来帮他解围道:“陛下,赵尚书也是好意,希望能为朝廷节省一些银子。”

“而且臣说句您不爱听的话,这黄河泛滥,乃是天时,与别人都没有关系,什么时候决口,什么时候泛滥,天下没有人能说的清楚啊!”

“没有人吗?”朱祁钰问道。

高谷点点头。

在他看来,这事儿的确没有人能说的清楚,毕竟黄河决口这件事儿,对于历朝历代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即便是太祖那会儿不也决口过么?

朱祁钰愈发失望起来,不过还是强作精神,问道:“高爱卿,朕问你一件事儿,朕不知道你们工部是否考虑过为何黄河总是时不时就决口,长江可是比黄河的水量还大呢,为何长江就不怎么决口呢?”

“这......”高谷的确要比赵荣合格一些,回答道:“主要还是黄河的泥沙比较多吧,下游河道淤积,水位升高,自然容易溃坝。”

朱祁钰点点头,继续问道:“那这些泥沙是从何而来呢?”

“自然是从黄河上游带下来的。”高谷立刻回答道。

这个问题没什么好想的,黄河的泥沙不是从上游顺流而下带过来的,难不成还能是从下游逆流冲上来的不成?

“那你们政务院是否想过,如何减少黄河从上游带下来的泥沙呢?”朱祁钰再次问道。

朱祁钰的这个问题立刻让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是啊!黄河泛滥,主要问题就是河水中的泥沙太多,河流湍急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下游水势变缓之后,河水中的泥沙就会沉积下来,开封那面就是因为这种情况,这才出现了河水比城高的情况。

这是他们很早就知道的事情,但是他们的确没有思考过,如何减少这些泥沙,最多是缩窄河道,采取束水冲沙的方式减少泥沙的沉积。

不过想了一会儿他们便放弃了,高谷说道:“陛下,恕臣愚钝,这黄河绵延万里,上游又都是沙土地,实在没办法减少这泥沙啊!”

“不。”朱祁钰立刻说道:“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你们压根没有往那面去想。”

“或者说有些人即便想到了,也因为不敢得罪人而闭口不言。”

“陛下这是何意?”王直是几人之中最了解朱祁钰的,明白这位圣天子有可能知道实际情况,于是出声问道。

朱祁钰却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诸位爱卿,朕想问问你们,黄河是从何处开始淤积的,这个你们总会知道吧?”

“这个臣知道,是从河南府洛阳开始沉积下来的。”高谷立刻回答道。

这事儿他的确研究过。

“好。”朱祁钰继续问道:“也就是说,黄河是从下游开始沉积的,因为洛阳再往东,就全部属于下游了,所谓地上悬河的开封也在其中,那么黄河的泥沙是从何处进到河水中的呢?”

众人摇头。

在他们的印象中,黄河不一直都是这么黄了吧唧的么?谁会去关注这泥沙从什么地方进到河里的。

朱祁钰说道:“你们不知道,朕也不知道,但是朕敢肯定,这是从黄河上游和中游带出来的,而黄河上游和中游是什么地方,这一点诸位爱卿不会不知道吧。”

好吧,这个没人会说不知道,还是高谷回答道:“宁夏卫以西都是黄河上游,宁夏卫以东到河南府都是中游。”

朱祁钰点点头,说道:“好,那就是说,黄河上游以荒漠为主,里面自然都是沙子,中游则是河套地区,那里常年是蒙古人的牧羊地。”

众人都是点头,这些事情他们还是知道的。

朱祁钰继续问道:“那诸位爱卿知道羊是如何吃草的吗?”

王直等人面面相觑,他们最多是耕读传家,只不过他们只负责读书,耕种的是佃户,他们哪里放过羊,自然就更不会知道羊是如何吃草的了。

朱祁钰郑重说道:“那么朕就在这里告诉你们一件事,羊与牛马不同的是,牛马只吃草径,而羊吃草是连草根一起吃的。”

众人一愣,这个知识点他们还真不知道。

金濂问道:“陛下,若是羊会将草根一起吃掉,那为何草原还未枯萎呢?草原上的草都没有根了,不可能再长了啊?”

朱祁钰缓缓道:“因为草仔不会被羊消耗掉,而是会随着羊粪留在土地上,只不过需要过一点时间才能重新扎根生长,所以蒙古人才会逐水草而居,轮休草场。”

王直想了想,问道:“所以这黄河泥沙淤积,主要和蒙古人的习性有关了?”

朱祁钰摇摇头,道:“只能说有一部分关系。”

“黄河上游的荒漠就不说了,千里沙漠不是那么好处理的,咱们也没办法化沙为草,但是中游的河套地区,咱们还是可以解决一下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