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大结局之出发在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人们耳熟能详,不过,近些年来,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理论,那就是,大质量的天体之间,之所以产生相互吸引的环绕力量,是因为超大质量造成了空间的扭曲,天体运动,是在被扭曲的空间平面上进行的!

这就好像一块被绷紧的布,上面放一个沉重的大铁球,它会把布料压出一个坑,再给小铁球一个初始力量,它就会沿着扭曲的布面,围绕着大铁球作环形运动,初始力量大,小铁球便会远离大铁球,初始力量小,小铁球最终就会与大铁球相撞!

那么,我们的宇宙当中,星球运动,是这样的规律吗?由现有的观测结果来看,还不足以支持这种理论,却是因为人类文明相比于宇宙的寿命,实在太短,能够遥望星空的时间,更是短短一瞬!

如果人类文明,可以用亿年来计算,或许就能观测到星球运行的这种最终结果,从而证明空间扭曲理论!刘纬作为一名科幻爱好者,对于这种理论,亦有所了解,眼下,更是把高昂他们发现的超密度物质,与时空扭曲,联系起来!

原来,自己苦心孤诣想要找到的时空裂缝,就在这里!因为这颗高密度陨石的存在,博浪沙一带,始终存在着一条时空裂缝,并不像此前所猜测的那样,需要等待一个窗口期,可以说,只要位置准确,随时可以实现穿越!

春天已至,夏天不远,雷雨频发的季节,近在眼前!只要马钧他们那边把引雷和避雷的设备研发出来,就到了刘纬该启程出发的时候了!

然而,刘纬认为比找寻时空裂缝更加简单的设备研发工作,却遇到了难题,马钧他们制造的电离舱,经过反复试验,其绝缘效果,就是不过关!

由于刘纬造出了发电机,汉国用电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技术体系,某些电力工程师的水平,比刘纬都高,汉国许多城市居民,都已经用上了电灯,可谓万家灯火,一派辉煌!

另外,因为人们对于电这种事物的深入认知,目前汉国的许多建筑物都安装了避雷针,过去,由于雷击而引发火灾的现象,现在已经基本杜绝了!

避雷针是什么?就是通过导体,把电流导入地下的一种装置,以免对建筑物产生损害,也就是俗称的“接地线”!

懂得使用避雷针,引雷就不是问题了,只要能修建一座高高的铁塔,再从塔尖上牵引一条电缆,便能把雷电的能量,瞬间传导下来!

但是,这种巨大的能量,危险性太大,为了保证刘纬不被伤害,绝缘的舱室,成了技术难题!

说到这里,我们不由想起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超导体”事件,宇宙国科学家宣称,他们找到了常温超导材料,搞得不少人兴奋异常,以为一场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革命,即将到来,却不料到最后,销声匿迹,没有下文了!

以宇宙国人历来的德行,这种结果,并不意外!提起这件事,是想说明人类想要找到超导材料,十分困难,相反,想要找到一种超绝缘体,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绝缘的物质,是否绝缘,取决于电压的大小!

众所周知,我国民用电压为220伏,为了远程传输电力,减少途中损耗的高压电,尤其是着名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也仅是百万伏特级别,可雷击呢?瞬间电压,可以达到1亿到10亿伏特!

也就是说,雷击产生的电压,比特高压输电的电压,还要大上百倍千倍!这是什么概念?

在一般民用低压下,塑料、橡胶、木头、陶瓷等物质,都可以被称为绝缘体,可是,一旦电压大到极致,动辄过亿伏特的情况下,就连这些东西也靠不住了,仍然会有电流通过它们传导,而且,也相当致命!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些人在雷击事故中,还能幸存呢?这就与当时的客观条件,密不可分了!

上亿伏特的超高电压,如果直接劈中了人,肯定活不成,能够幸存下来的人们,都是因为雷电劈中了旁边的树木或建筑物,电流已经有所消耗和传导,便也不那么致命了!

如此看来,靠雷击的能量实现穿越,似乎也不靠谱!若不直接挨劈,能量不够撕开时空的裂缝;可要是直接挨劈,身体又承受不起,搞不好就烧成灰啦!

因而,与庞德公和卑弥呼在爆炸中实现穿越相比,雷击穿越,同样非常危险,如果马钧他们不能造出超高绝缘的电离舱,哪怕最后穿越成功了,也是把刘纬的尸体传送到了未来!

为此,马钧率领一众电力技术人员,尝试了各种绝缘体,甚至到最后,制造了一个由木料、陶瓷、塑料和橡胶结合而成,一层套一层的电离舱,但经过几次试验,挨了雷劈之后,里面的试验动物几乎全都死了,只有一次,侥幸还活着,却奄奄一息,只剩一口气,没多久也死了!

动物受不了,估计刘纬也够呛!这样的电离舱,简直就是一口活棺材!

可能有人会说,接地线啊!接地线当然可以减小损害,问题是能量可能就不够用了,鬼才知道这条时空裂缝究竟多大,哪怕差一点点也撕不开,若是不能整个舱室一起穿越过去,没准刘纬的身体还在古代,脑袋先过去了!

刘纬还是把穿越这种事情想象得过于简单了,其中的风险太大,成功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为了保证成功,他肯定要试验很多次,如同撞大运一样,期待碰巧成功,可要是这电离舱不能保证安全性,试一次就哏屁了!

这可如何是好呢?刘纬苦思冥想,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线圈,人为制造一个磁场,环绕舱室,或许,可以阻碍和影响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以磁场绝缘电流!

另外,地线,也不是不能接,只是风险很大!刘纬去意已决,不甘心病死卧榻,最终决心,冒险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