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带着庄园系统去古代 > 第54章 用工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相比起外头的冰天雪地,屋子里的温暖简直称得上温暖如春。

“内史请炕上坐。”樊伉说着,又叫乘光过来添水。

杜恬想是冻得狠了,也没有推拒,上了炕,接过乘光递过来的热水,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了半碗,方才缓过劲来。

“还是兴平侯这儿舒服。”杜恬真心实意地赞道,“这个火榻不知让关中多少人免去寒冷之苦。”

樊伉道:“不过是个微末小技罢了,内史见笑了。“

杜恬便叹了口气,说:“天底下这么多人,几乎家家都有灶膛,每日都要烧饭食,却只有兴平侯想出了火榻这个御寒的法子,可叹!”

那是因为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啊!

樊伉并不觉得欣喜。

“内史今日前来,总不会是专程来恭维我的罢?可是有事?”

杜恬捧着茶碗说:“杜某此来,的确是找兴平侯有事相商。”

“内史但说无妨。”

虽然和杜恬最初的相遇不甚愉快,但樊伉自认为是个成熟又理智的大人,上次下大狱的事又不是杜恬的错,自然不会与他计较。

再说后来因为收割红薯的事,和杜恬也算共过事,樊伉对他的观感其实还是不错的。

杜恬和樊伉也算是打过几次交道,也算是多少有些了解樊伉的『性』格,知道他在大事上面不喜欢迂回那一套,想了一想,还是照直说了。

“我听闻作坊园如今有不少农户,长此以往,只怕不妥。”

樊伉的一张脸顿时皱成了苦瓜模样,说:“内史明察,你也是知道去岁那场大雪,不知毁了多少人的家园,让多少家庭失去亲人。若是家中壮劳力尚存的家庭倒也罢了,回归故里,开荒垦田,也能把日子过下去。那些失去顶梁柱,只剩下『妇』孺老弱的家庭,禁不住长途跋涉的辛苦,留在作坊园内谋生,我总不能赶他们离开,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吧。”

杜恬皱眉,觉得樊伉到底是小孩心『性』,心肠太软,这样可不太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他招祸。

自从和罗珠一起亲自参与收获红薯,亲眼见证红薯的高产量,杜恬便对樊伉甚为在意起来。

他不希望这样一个于国于民有大才的人,因为那完全不必要的好心最后惹祸上身,葬送自己。

樊伉观他脸『色』,觉得杜恬应该不是为了这事找他兴师问罪来的,于是非常虚心地请教:“不知内史可有良策?”

杜恬沉『吟』片刻,居然真的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陛下赐给兴平侯一千两百户食邑,若我没有记错,马岭县常驻人口尚不足千户。兴平侯不妨将这些流民纳为封邑的农户,以堵悠悠众口。”

这个法子樊伉也曾考虑过,不过这样一来,他就得将这些人迁往马岭县,那他的作坊园不就空了?

“若是如此,那便只能想办法让这些人成为你的奴隶了。”杜恬其实是不赞成这样的做法的。

陛下为了稳定朝政,鼓励农耕,增加税收,甚至下了诏令,若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者,皆免为庶人,樊伉此举便有违伉诏令的嫌疑,这对樊伉来说是非常不利。

他其实有些想不明白,以樊伉的身份地位和聪明才智,只要用在正途上,将来何愁没有荣华富贵?

偏偏樊伉对此毫不在意,反而对于行商贾之事异常热衷,这简直就是在自毁前程。

樊伉没想到自己居然也会遭遇用工荒的难题,沉默了一下,摇头道:“不妥。”

杜恬顿时松了口气,觉得樊伉至少没有利益冲昏了头脑,多少还有救。

樊伉想了一想,又道:“我倒是有个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蠢作者做了一件蠢事。

动手能力差到令人发指的蠢作者,居然作死地要自己换纱窗网,结果不说也罢。

果断明天让人来换,要不然窗户都不能开,家里都是猫粮猫『尿』猫屎味,那味道不说也罢。

天晚了,先去睡觉,明天再把欠下的补上。

大家么么哒,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