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喜唐 > 第131章 忙碌的长安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养活了多少人我就不说了,您二位去各坊走走,问问后就会明白,不说别的,光是东市就养活了多少人。

话说回来,如果下官是市令,我也不愿意把这些交给你们这些只会用嘴吆喝的官员手里,机会当时给你们了,看看你们安排人,找一个小吏过来搭话?

种桃子的时候你不在,桃子熟了你来了,把种桃子的人赶走了,非议?”

这小厮轻轻一笑:“呵呵,你随便拉一个人,看看谁招来非议,陛下知道都说东西两市活人无数,乃是大恩德。

我就奇怪了,到了你嘴里就是非议,就算非议还轮到你们?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都是瞎子不成?”

张全申冷哼一声:“奴才就是奴才,尖牙利嘴,狗眼看人。”

东市署的这位闻言摇摇头:

“我就说了句实话您还不乐意了,唉,还骂人了,二位,人在做天在看,谁是人谁是狗要不了几日就见分晓,说话别这么难听。”

张全申被这东市署的一小娃夹枪带棒说得脖子脸通红,一边挽袖,一边怒道:

“你这尖牙利嘴的小厮可敢告诉我你的名字,今日我非得替你祖宗教训你一顿不可。”

本来打算离开这里东市署的小厮闻言转过身来,面色不善,嗤笑道:“贼你妈的,你要替我祖宗教训我?

到底谁狗眼看人低,听好了,小爷我叫李景仁,字楚子,在家里行二,长安令颜善是我尊师,今年楼观道院祭祖的时候才拜的。

我的阿耶是任城王,刑部尚书李道宗,我的祖宗是大唐太祖皇帝李虎,今儿我就来东市学学做事,好好和你说话真当小爷好说话?

还真当小爷是小厮?

来,我就站在这儿,来替我的祖宗教训我来,你要不来就是没卵子的货,以后见了我记得把嘴巴夹紧。”

(李虎的太祖皇帝是李渊封的,就跟武则天继位后封武士彟一样。李道宗现在还是任城王,等灭了吐谷浑之后改封江夏王,李景仁还有哥哥叫李景恒。)

张全申闻言顿觉得口干舌燥,这下好了,骑虎难下。

进退两难之际,颜善从远处慢慢走来,李景仁见状笑着跑了过去,七嘴八舌地把刚才的事情一说,颜善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张全申,轻声道:

“不知者无罪,下不为例,去衙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走吧~”

张全申和宋艾哪敢继续留下来,行礼之后匆忙地离开,还好颜善兜着,这要是被御史听到了,他们要是心狠点咬着不放。

按照律法,犯宗庙讳者,徒三年;若是打点一下,上头有人,那也不好受,笞五十下,那也是打的皮开肉绽。

“师父是他们先骂我的,我是一句脏话都没说。”

颜善点点头:“知道了,明日你去楼观学,跟着无功先生先重新学一下规矩。”

“我不去!”

李景仁摇摇头:“我问了,那班我最大,不去,不去……”

颜善知道这孩子就是不爱学习,妥妥的二世祖,根本没有人治得了他,上个月溜出了府,去了平康坊。

为了争个面子,跟人大打出手,事后更扬言要灭了人家全族,要不是陈萦在里面,还不知道会说出什么大逆不道之言呢?

消息传到李道宗耳朵里,这把李道宗给气的,当晚就准备打断他的腿,要不是王妃拦着,李景仁绝对比李崇义还惨。

李道宗求了一圈人,最后趁着祭祖的时候特意去找了一下文宗老爷子,想请教一下老爷子这样的情况该咋办。

毕竟当初颜白的症状跟这混账小子一模一样,结果,老爷子笑了笑,指了指颜善。

然后就是如今这个局面了。

李景仁对上学没有什么兴趣,对楼观学也没有什么兴趣,他已经懂事,知道这辈子只要不造反吃喝不愁,钱都花不完。

所以他宁愿待在长安哪里都不愿去。

“我允许你打裴行俭!”

李景仁闻言瞬间露出笑脸:“我马上出发。”

“输了别告状!”

李景仁笑道:“师父,蜀王说他能打我是不信的,弟子我三岁就开始熬筋骨,六岁开始拜师学艺。

如今已经学了七年,在小辈里面难逢敌手,一个守约而已,弟子我还是有信心的,最多半盏茶,他就会跪地求饶,您等着,等我打完裴行俭回来向师父您报喜。”

颜善笑着点了点头:“好,去吧!”

(《唐律疏议职制》规定:“普天率土,莫匪王臣。制字立名,辄犯宗庙讳者,合徒三年。……上书若奏事,皆须避宗庙讳。

有误犯者,杖八十。若奏事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各笞五十。”

但是这仅对于官场来制定的,在平常就没有这么多忌讳,因为李二当皇帝后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并不须讳。

前面写了少年说,里面出现了一个虎字,我的老天爷,我可是被喷死了,各种谩骂。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 》写道:“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杜甫也写到“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