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汉阙三国梦 > 第149章 四大家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子禅年纪虽小却早已名声在外,晚宴上一番谈吐,更显出逸群之才。马玄回家与二弟三弟商量过后,便认定了这条大腿。故而设宴相邀,就是希望马良、马谡二人能因此得到刘禅的赏识。

此时见公子对五弟颇有微词,马玄怎能不急?当即大笑着解围:“公子有治世之能,偏又虚怀若谷,实在难得。”说罢拿眼神去看四弟马良,希望他赶紧找个话题转移注意力。

马良会意,点头问:“玉冰烧酒可使府库充盈当无异议,但如何能使人口恢复?良愚钝,还请公子赐教。”

刘禅轻轻点头,心想问得好,正好趁此给你们四家打个预防针。

“季常先生,赐教不敢当。昔秦末大乱,连年兵戈,国家人口骤减。高祖初定大宝,人民仅1300万。此后政从黄老,经文景之治,至武帝已有3600余万。再由昭宣二帝息兵养民,全国人口更达6300万之众,乃至汉之巅峰。后王莽造乱、起义频发,人口再次锐减至2100万。及光武中兴,数代帝王励精图治、恢复气象,复又至5600余万。”

刘禅把整个大汉的人口变化史讲了一遍,听的在座的目瞪口呆。这些数据若非专门去查找,就算是马良这种教书先生也不可能掌握得如此准确。

马良自然无法想象,刘禅为了人口的事是真的做足了功课,却非一时心血来潮。

公子禅还没说完,他要趁着这个机会先给以后的税制改革埋好一个伏笔。众人也没有插嘴,只见刘禅舔了舔嘴唇,接着说:“桓灵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更兼灾害频发,饥殍遍地,致有黄巾之乱。其后诸侯纷起,互相倾轧,更无宁日。今日之国家,人口不过七百余万,尚不及秦末大乱之世。仅荆州而言,全盛时有千万人口,今已十去其九。洞庭平原沃野千里,因无人耕种,以至荒野处处。此真我大汉建国以来未有之危局也。如不能尽快扭转颓势,使人口迅速恢复,遑论争衡于天下,国家之存亡亦未可知。”

“禅以为,盛汉之民所以增加,因其轻徭薄税、与民休息,使民无负担也;乱汉之民所以骤减,因其横征暴敛、透支民力,使路有白骨也。子曰,苛政猛于虎。故民之增减,在于为政,不在于民。若玉冰烧果得大售,使府库充盈,则有余力施行惠民养民之策,继而使人口恢复。果如是,汉室可兴、天下可定矣。而在座之诸公亦皆为国家之功臣也。”

刘禅这一长段发言,当真字字打在每个人的心头。人口的减少,经济的凋敝,这是人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在座的当然也不例外。而这个年仅四岁的公子非但看得真切,还能找到一条切实的办法来增收惠民,这就远非他人可比了。

马良已经快成刘禅的铁粉了,闻言情不自禁起身,对刘禅行礼赞道:“公子雄才大略,真明主也。马良愿随公子成此伟业。”

马谡见四哥如此,他也赶忙起身表态:“马谡亦愿追随公子。”

庞林见马氏来了这么一出,不禁有些愕然。心想你马家下注会不会早了点?公子禅是左将军嫡子不假,聪明过人也是真的,可他毕竟才四岁,离接班还早着呢。现在就急着抱大腿,不怕闪着腰吗?

杨戏也在盘算要不要表现一下。他一直有心进仕,但苦于没有机会。现在马家下注了,那自己要不要跟呢?不跟错过了实在可惜,跟又看不清其中的风险。

糜竺面上一紧,心想马氏五常真是糊涂。你就算要结交公子禅,这种事也不能大庭广众地干呀。左将军还在,你当众说要追随小公子,这不是犯忌讳么?外甥啊,你头脑可得清醒啊,别一激动干了啥出格的事。

刘禅注意到糜竺提醒的目光。他当然心里有数,不管马氏兄弟这个马屁是真拍假拍,当着这么多人他都得当面还回去。只不过要怎么说才不至于让马氏落了面子呢?

“季常先生,幼常先生,请安坐。二位皆荆州之骨干,将军之臂膀。马氏一门又是望族,屡次助荆州渡过难关。刘禅何能,安敢当二公此言!国家复兴,靠诸君努力,岂一幼子徒逞口舌之功?禅不才,当与诸位同心同力,将这制酒售酒之业办好,既让四位家主赚到,又使荆州得些实惠,皆大欢喜。”

糜竺这回放心了,公子禅进退有据,从容得不像个孩子。既表明不僭越的态度,又保住了马氏的面子,最后还把话题带回到卖酒上面。老实说,换成他自己都未必能做的如此不着痕迹。

“哈!诸位,合同都签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群贤难得一聚,更有美酒相伴,总说些公事岂不扫兴?来来来,饮酒,饮酒!”

“糜大人教训的是,难得的盛宴,若不尽欢,岂非糟蹋了。”庞林跟着糜竺附和,其他人也都举起酒杯。

刘禅特意向马玄敬酒,低声道:“伯常先生高爱,禅知之矣。令弟大才,早晚为国之栋梁。马氏一门,亦必为家父倚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