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奇幻 > 穿越到山海经 > 第478章 太乙真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官须知,这个工程是为皇帝镌刻传国玉玺,事关重大,故在安排上很有讲究:三十五名玉匠被分为上、中、下三班,每班九人;尚余八名,则两名添砂,两名换水,两名补空,两名提点。三班轮流,周而复始。每日不到时辰不兴工,一切都循序而行。

其活动大致是:寅时玉匠进衙,卯时准备,辰、已兴工,午、未磨洗,申时停息.怎么有这么多讲究呢?原来寅、卯之时红日初升,太阳尚斜,辰、已、午、未四个时辰太阳居顶;而至申时,太阳西坠。所以每日之间有可用工之时辰,也有不敢用工之时辰。

光阴迅速,转眼间已是一个整月时间,工程才告圆满。工部尚书率先验看,只见印面上镌刻着“奉夭承运之宝”六个阳文篆字;尚宝司卿验看如旨无误.于是两衙同乐,众玉匠也欢呼雀跃,静等封赏.凡事要图吉利,于是将玉玺铺续盖缎,『插』上一对金花,喜气洋洋地捧着上殿复旨。

五更二点,水乐帝登殿临朝.尚宝司卿捧了玉玺,工部尚书出班奏道:“万岁爷洪福齐天,开玺工程圆满完竣.臣等复旨.”

水乐帝龙颜大悦说:“捧上来,待肤一观.”

尚宝司卿即双手将玉玺捧与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捧与掌朝阁老,掌朝阁老捧与司礼太监,司礼太监上与皇帝.

永乐帝见印面上果然镌上了“奉天承运之宝”的阳文篆字,仿佛自己这才真正像那面南君王的皇帝!心中这个美滋味全都从眼神中流聪了出米,声音也走了腔,忙道:“司礼太监将玺用到纸上递与联看!”

永乐帝见印面上果然镌上了“奉天承运之宝”的阳文篆字,仿佛自己这才真正像那面南君王的皇帝!心中这个美滋味全都从眼神中流『露』了出米,声音也走了腔,忙道:“司礼太监将玺用到纸上递与联看!”

秉笔太监争忙刷上朱砂,司笺太监急忙打开素笺,司礼太监一连三印,捧与圣览.不料想看了印文,永乐帝的脸竟一下子阴沉了下来,刚才那喜孜孜的面孔全然不见。众臣僚全都莫名其妙,近旁太监神头往索笺上一看,脸都吓白了:不知何故,那素笺上竟还是赫然印看‘九老位都君印.六个篆字。文武大臣也全愣了,一个个呆若泥塑木雕。金殿一下子静悄悄,阴森森,竟像变成了阎王殿。

半天才响起水乐帝十分不悦的声调:“传旨工部尚书,再行开洗。”

工部街书领着这拔玉,空着两双手哭哭啼啼,转回本衙心想,十年寒窗,多载勤勉,才扮到这二品之位,今日看来要断进在这颗玉印上了。好在玉匠并未发放,于是又将其拘到一处.众匠人听到这段惊奇的故事,都十分惊讶,想不到一块古玉,竟有如此的灵气.并不为皇帝成势所慑,不为华堂尊荣所恋.这越发加深了众人对这颗玉印的敬重.

官差不自由,只得照原样分班协作。每日寅时众匠人进衙,卯时准备,辰、巳兴工,午、未磨洗,申时停息。工部尚书害怕因此获罪,催促不停。不足一月,又已镌刻完毕。看看确实一字不差,而且字字清晰,便又捧进宫来交旨。

小太监说:“万岁爷在谨身殿议事。”

工部尚书又慌忙投谨身殿而来。到了谨身殿,他也不待三宜两召,径自走进。

水乐帝道:“卿何事来得这样急促?”

尚书道:“开玺完工,特来复旨.”随即双手递七玉玺.

水乐帝看上面确是“奉天承运之宝”的篆字,忙命人刷朱砂印在纸上.待掀开籽时,却依旧又是“九老仙都君印”.永乐想:该印是古灵之器,难道是我对其尚不够恭敬,故不愿为我所用?于是将玉玺恭恭敬敬地奉于御案之上,三鞠躬,九叩一首,然后念念有词地祝道:

“玉玺,玉玺,朕今有礼,听旨莫傲,珍贵无比!”

祝罢仍旧传旨工部尚书再行镌造.

古语说,“伴君如伴虎”。这颗印两次镌造不成,工部尚书真所谓惶惶不可终日。他胆颤心惊地仍旧点起全部制玉匠人,吩咐道:“旧字要洗得清,新字才开得明。众匠人要小心了!”

众匠人齐声道:“明白了。”

这一次,大家格外认真地开洗。只因这“洗得清”三字,就将这玉玺洗薄了一半。众匠人恭恭敬敬按时而作,细心镌刻;工部尚书须臾不离,认真检查每个环节,丝毫不敢马虎敷衍,终于再次完工了。众人看到印面上“奉天承运之宝”六个篆字格外醒目耀眼.

五更上殿,尚书献上玉玺。忙刷朱砂,印在纸上.掀开看时,仍是“九老仙都君印”!这下把个永乐皇帝气得七窍生烟,恼羞成怒,雷霆大发。

举了这玉玺,往九间殿丹埠之上就是一摔.骂道:“纵是能者,不过草仙,怎敢戏弄朝廷!”接着,便转出一道圣旨:着锦衣卫将玉玺重责四十御棍,押入国库,封锁不用!

锦衣卫都指挥领了圣旨,喝令校尉五棍一换,四十御棍换了八个校尉,将个玉玺打得一命归泉。怎么叫“将个玉玺打得一命归泉”?原来这个玉玺是个活的,夜食四两朱砂,一印千张黄表.自从打了四十御棍之后,此玉玺就不食朱砂,一印也只是一张黄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