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两者的理论依据皆源于《内经》,它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只是方法上的不同,在理论上并无实质的差异。伤寒学派根据《内经》的三阴三阳理论,结合临床经验,而发展成为六经辨治体系,迄今依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温病学派则据《内经》三焦、卫气营血学说,在总结伤寒学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治体系,
所以说两派的指导思想一致,只不过侧重点不同,且正好扬长避短,
后世学院派基本上就是两者兼修了,只不过能够运用自如,学精,学透的不多而已。
这些李林也解释无数遍了,但是两人还是谁也不服谁,正当李林不知道该如何劝说的时候,就听有人喊他,
“小李啊,啥时候,没事在给我老人家,松松筋骨啊!”
一听这个喊声,没有回头,李林就知道是王怀德,其他大夫没有这么喊他的,
别人都是喊他李专家或者李大夫,喊他小李的就这个独一号,李林回头一看,果然是王怀德,
“咋的,老王,你这肩膀有酸痛了?不能吧,我上次教给你的理筋八法你没传给你徒弟,让他帮你按按?”
这是王怀德的老毛病了,年轻的时候学习正骨,发力不规范,再加上后期保养不规范,导致现在工作时间一长,肩膀就酸疼。
李林专门传了他一手理筋八法,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对他的肩膀上酸疼很有疗效,按理来说,不应该复发才对。
“嗨,别提了,你教给我以后,我转身就忘了!”
其实王怀德是不好意思把这个理筋八法传给徒弟,他已经从李林这学了不少正骨的办法,他本身就是干正骨的,学习正骨还可以说是见猎起心,
在学习人家别的,多少有点不太好意思。
李林转念一想,也明白了王怀德的意思,
“那行,回头你到我们医院我给你针灸一下吧,针灸好的快一些,本来我还想着你可以按摩慢慢恢复呢!”
王怀德一听连连点头,这样最好不过,
“那成,等我有时间我就过去!”说完看向,李少坤和崔少阳,说道:
“怎么,你们两个又开始争论起来啦?都多大岁数了,在人家小李面前好意思嘛!”接着没等两人说什么,就接着说道:
“行了,你俩别说了,那边来了个病人,我过来就是告诉你们一声,挺棘手的,走一起去看看,看看你们俩到那能说些什么吧!”
这种交流会上来病患的事情不少,几人也没说别的,一起都走过去看看,
到了那一看,人还不少,军总院的吴志正正在号脉,李少坤交友毕竟广泛,就冲旁边的大夫低声问道:
“什么情况?”
那个大夫看了一眼李少坤,也低声回应道:
“还能是什么,胃癌晚期,西医那边已经被判死刑了,就来找中医,真是的,这么不是为难咱们嘛!”
也不怪人家这态度,西医治不好,一般人家不会怪医生,人家西医的理由能给你一大堆,要是中医治不好,都是怪你这医生水平不行,
而且现在的患者都是西医那边不行了,才回来来中医这想办法,往往还就抱了那么一点一线希望,要是你治疗不好,把这一线希望扑灭了,肯定没人给你好脸。
要是侥幸治好了,西医大夫也都是认为你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对于癌症,虽然中医里面没有癌症的概念,但是对于这个疾病的发生,中医有自己的见解,
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
中医学里的“气”,既包含着身体内部运转着的营养性精微物质,也指内脏器官的活动机能状况。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使“气”或“血”出现了不正常状况,即所谓“气郁结”或“血瘀滞”的时候,就会引起疾病。
对于肿瘤的发生原因,中医学认为也是由于精神情绪的过度紧张、忧郁,或者外邪(也就是外部致病因素)的侵犯,以及机体衰老、饮食起居的影响等等,引起体内气血郁结瘀滞,最后诱发肿瘤。
另外,人体内所产生的某些不正常物质积累在身体里面,或者内脏功能的失调、紊乱等等,都能成为诱发肿瘤的病因。
根据这个病因,
中医治疗癌症也有一套完整的思路,
初期患者一般邪气较盛,以祛邪抗癌为主。
若是中期的患者,一般正气逐步消耗,以攻补兼施为主。
若是晚期的患者一般正气虚弱,以扶正补虚,兼以祛邪抗癌为主。
但是这只是指导思路,
因为就中医治疗癌症来说,都是一人一方,即使方子大致相同,药量也得有加减,根据每个病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每个阶段的表现,酌量更改药方,所以每个病人都不一样,不能向西医一样有一套完善的流程。
那边军总院的吴志正已经诊脉完毕,只见吴志正眉头紧锁,显然有点拿不定主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