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看着老小子最不顺眼,闻言没好气的说道:
“那以左大人的意思,要如何处理子晟啊!”
左大人闻言一脸正气的说道:
“凌不疑私自在廷尉府审讯雍王,更是擅自将其诛杀,
形同造反,神人共愤,按律应当株连三族!”
文帝一听拍着桌子站起来吼道:
“放肆,
子晟乃是朕的子侄,你这么说就要让朕也全家陪葬,是不是!啊?”
左大人也头铁的很,立马说道:
“陛下此言差矣,
凌不疑将军姓凌,跟陛下没有血缘关系,
凌不疑只是陛下义子,按律不算三族之内!”
文帝气的七窍生烟,骂道:
“你这家伙,
你狂被,放肆,混账,无君无父,
子晟就如同我亲子一般,朕怎么不算三族了!”
左大人虽然有点害怕,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按照本朝律法,
只有父族、母族及妻族之列,才算的上三族,陛下自然不是!”
文帝听的直跳脚,瞅那情况差点下来很这左大人展开肉搏战,
“好你个混账东西,朕说朕算子晟三族,那就是,你竟然还敢顶嘴,
那朕今天就先赐死你这个无君无父的混账!”
左大人一听立马跪下道:
“臣身为御史中丞,
上诏天地,下谏君臣,国务监管,律法为纲,
陛下就算赐臣死,臣也要奏请陛下,处置凌不疑!”
其他御史一听也赶忙附和,
景昊郢在一旁看热闹,总算知道这便宜舅舅的不容易了,这也就是倚重世家的弱点啊,没法独断朝纲,遇见头铁的真没办法啊。
马博远和冯少鹏也觉得有点不对,他们虽然想让皇帝处罚凌不疑,但是可没要这么重啊,他们可没有这些御史文官头铁,马博远低声对着景昊郢说道:
“子修,我怎么感觉不对劲儿,
好像咱们做了这帮文官的帮凶了吧!”
“你才知道啊,你看看,武将没有吱声的,就那些文官闹的凶,只怕咱们三个都恶了圣上啦!”
“啊,那怎么办,陛下不会以为咱们和那些人串通一气吧!”
“无妨,你看我的!”低声说完,景昊郢起身说道:
“陛下,臣有话说!”
文帝没好气的瞪了景昊郢一眼,都是你小子,带了两个更混账的来找事儿,
“你赶紧说!”
“咳咳,是,陛下,
臣以为,凌将军触犯律法毫无疑问,
不过律法不外乎人情,凌将军的为人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这他都有点说不下去)咳咳,
雍王造反天下皆知,我相信凌将军之所以把他诛杀,
定然是为了维护江山社稷,过于痛恨反贼,这才行此之事,
臣当初在冯邑郡也是差点没忍住,杀了那反贼,实在是忍的很是辛苦,所以很是理解凌将军,
正所谓其志可嘉,其情可悯,
所以臣认为凌不疑应当降职罚俸,以儆效尤即可!”
马博远和冯少鹏也是连连赞同,比起面子还是别恶了陛下为好,再说了这里面还掺和了那些文臣,他们就更不想掺和,都有点后悔来这大殿之上了,
太子一看,也是立马起身说道:
“父皇,儿臣也以为三位世子说的有理,
雍王已然事实造反,子晟只不过是激愤之下才误杀了雍王,
降职罚俸已然可以!”
太子的追随者自然也不少,好几位大人也都纷纷开口支持,毕竟明面上凌不疑也是太子的有力支持者,
就连三皇子也开口求情,不过他说的稍微严厉了些,直接就是贬为庶人,就这也比那什么夷三族强的太多了,又是一大波支持者发声,
只要御史还在坚持,不过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了,要说还是文人对文人最管用,那些个文人喷起来一点儿也不必御史差,加上人数比御史多,很快御史们就败下阵来。
皇帝一看大局已定,也就顺势做出裁定,
皇帝自然不会真的把凌不疑贬为庶人,不过也没有太过从轻发落凌不疑,
撤销了凌不疑光禄勋副尉和羽林郎将,只留下了越骑校尉这一官职,又罚了一年的俸禄食邑,算是惩戒。
其实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只要圣眷由在,随时找理由在提上去就是了。
下朝之后,太子三皇子,还有景昊郢,凌不疑四人被留了下来,
文帝对于凌不疑还是有点生气,
“子晟啊,下次别这么莽撞了好不好,
要杀那雍王你到朕这里求一道圣旨便是,
多简单的事情,你非要搞的这么大,
要不是子修跟咱们是一条心,闹大了可怎么好收场啊!”
景昊郢对着小子老给自己找事儿也有点不瞒,
“可不是,子晟啊,
麻烦你行动的时候多想想大局,你就是想杀那雍王也不要这么冲动嘛!你看看,人家一大早,老马和老冯就把我堵在家里,我不来都不成!你说说,不给人家一个交代那成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