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赞同道:“和亲称臣,犹如抱薪救火,怎可换来长久安宁?不过一夕苟且。”所以,他自登基伊始就力主讨伐匈奴,让大汉军队主动向那些匈奴人发起攻击。

虽然同样经过了波折,但到现在,谁还能说他的主张是错误的?只是有一些还停留在旧时代的人需要被淘汰掉了。

卫青等人纷纷对皇帝的话表示赞同,如今能够跟随皇帝一同观看神迹的,基本都是主战派——主张主动出兵攻打匈奴的主战派,之所以要这般注解,是因为大汉的主战主和与后世、特别是那个宋朝的主战主和是不一样的。

自然,他们也清楚,皇帝的话只不过是抒发一下感想,顺便对一部分内心尚存疑虑之人发表,让他们坚定立场而已。本身皇帝对于先祖出于形势所需而采取的和亲等追求平稳的政策并不反对。

【对于贾谊在这一方面的建议,刘恒的态度如何呢?】

【他没有直接表态,但在对于匈奴的应对方式上确实有所体现。当然,刘恒采取的种种措施,很难说贾谊的话在其中起到多少影响,因为刘恒本身对待匈奴就是充满警惕和敌意的。】

【刘恒依旧维持着克制忍让的基本政策,和亲等方法并没有停止,对于匈奴内部不和的分化和拉拢也一直在进行,甚至在军臣单于以六万骑兵入侵汉朝直至句注塞,刘恒最终也依旧整体采取对匈奴的怀柔态度。】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捕捉到了这段话中对他而言非常关键的一个词汇,或者说人名:“军臣单于?”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之前,冒顿单于死了,他的儿子稽粥即位,也就是老上单于。老上单于在(文帝)十四年的时候发动了对大汉的战争,这次的规模相当之大,匈奴前锋军队距离长安不过二百余里。对此,刘恒虽然紧急调动了军队,用了月余让老上单于退出塞外,但却并不能对匈奴造成真正的打击。

因为,汉军出塞即还;而匈奴出塞呢?那才是蛟龙入海。

所以,这么说来,老上单于没几年时间了,这个军臣单于应当是他的继承人。

刘恒很快把老上单于曾经进攻大汉的事情放下,转而思考匈奴单于的更换问题,既然他已经大致知道老上单于寿数不久,那么能不能在大汉本来就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中获利……

【刘恒知道汉朝不能一直依靠求和政策吗?他当然知道,或者说,这是整个汉朝有识之士的共识。当然,匈奴中有远见的人同样是这样的看法。】

【但刘恒目前只能这样选择,因为此时的汉匈实力对比,并不允许他直接采取攻势,掀翻那并不牢靠的和平协议。】

【通常,王朝建立之后,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明朝等朝代一般,外部存在一些力量,但这并不能对王朝产生太多负面影响,很快就会被统一王朝所压制、或者消灭;

另一种,是如汉朝,外部势力并不弱小、还有可能相当强大,能够轻易对王朝产生影响,而王朝本身可能还存在种种问题,所以,就需要在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内用各种手段求得和平,从而换来发展时间。】

【当然,求得和平后,是否真的能够把自身发展起来,最后反击外部势力,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汉朝面对的匈奴,就是一个并不弱小、反而相当强大的势力。】

秦朝。

嬴政点点头,确实如此,他大秦统一天下后,且不说内部的种种妄图复辟六国的势力,大秦的外部也并不算平静,虽然那些外族慑于大秦军队的力量,但他们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

至于说需要花费不短时间来获取发展时机,这也没错,大秦能够有如今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样离不开历代先王的奋斗。

虽然他们大秦当时求得外部和平的方法与这个汉朝并不相同。

只是,匈奴到底是如何强盛起来的?莫不是如中原一般,有人统一了所有分裂的声音?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再次沉默。

开国情况确实大致如此,有些极为强大,外部力量不过是日后的国土;有些则需要发展,而谋求发展机会的方法各有不同。

但是,还是但是,求得和平后并不能够保证真正实现发展,这不正符合大宋的情况吗?

几次观看,他已经摸清楚了赵光义的后代的德行:朕和众卿为大宋带来了和平,这还不够吗?这就是天大的仁德之举,堪为三代之后的圣君啊!

说实话,揣摩出这些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之后,赵匡胤只觉得自己想要把他们挨个揍一遍,这样的逻辑是一个正常的皇帝能拥有的吗?这样的话语和想法是正常的执掌国家大权、身登金銮殿的国家柱石能够搞出来的吗?

他只能再一次确认了,大宋从皇帝到宰辅重臣,有一个算一个,大部分都被莫名其妙的思想荼毒了个干净。

和平——什么和平?

说实话,赵匡胤这样的人,本质上在乎的并不是那些人口中追捧的和平,他所在乎的,是通过和平得来的发展时间,他所想要的一直都是发展。和平,能够给大宋更好的发展环境,那么,自然要维持和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