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第124章 彩蛋·终成恶龙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备注:因为这是彩蛋,所以对于曹操的经历属于简写,东汉三国很多复杂的势力、人物很有可能不会提到,或者一笔带过)

东汉,建武十七年。

刘秀为这离奇的走向搞的青筋直跳,为灵帝刘宏的操作,也为后来的这些外戚们的操作。

外戚掌权……掌权就掌权吧,左右还是在奉我大汉为主、尊崇刘家天下,但是这外戚怎么会如此行事?要搞事情的话,也要靠谱地搞事啊。

从这董卓的行为来看,大约从开始就不是什么好的选择——难道在黄巾军的作乱下,大汉只剩下一个董卓和他掌控的武力能够帮到中央了吗?

刘秀为这个猜测呆滞一秒,倒还真不是不可能。毕竟那个时候的大汉,说是群魔乱舞也不为过,发生什么情况好像都不是很稀奇的样子。

只是,除去让他愤怒不已的情况外,神迹中的内容同样让他心生疑惑。

“汉献帝?献?”他喃喃道,“献”这个字,用在谥号上,可不是什么恶谥,甚至都不算平谥,相反,献还算是一个美谥了:聪明澼哲曰献。

那个废立皇帝的董卓,会给刘协这样一个谥号?

或者说,给刘协这样一个谥号的,是神迹中最后提到的那个人、或者那个人的继承人?

这么一个谥号确实好听,但让刘秀叹息的是,这样一个谥号,同样代表着大汉的终结。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

【桓帝永寿元年,曹操诞生在一个颇有权势、但又非常独特的家庭中。】

【他是宦官之后,祖父曹腾是大长秋、且受封费亭侯,颇有名望,父亲曹嵩继承了祖父曹腾的费亭侯爵位,并通过祖父的人脉、以及自己的表现,在桓帝末期成为了司隶校尉。】

【在东汉,司隶校尉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职位,秩比二千石,却有“无所不纠”权力,监察京师,京师七郡称为司州。】

【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曹操博览群书,对兵法尤为感兴趣;同时,正值年少的曹操任侠放荡,不研习品行和学业,并不为人所称道。】

【但也有人从曹操这样肆意放纵的权贵子弟生活中看出了一些不平凡,有人评价他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或者“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还有人认为,“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有着这样家庭出身、这样性格、年少经历,以及如此评价的曹操,对于自己的规划是:甲.像父祖一般,效忠天子,振兴大汉,实现理想,收获荣誉

乙.身为官家子弟,自然要继承父辈职业,为曹家的发展贡献力量,顺便可以辅佐天子、治理天下

丙.汉家天命将亡,接下来的天下,能者居之,我曹家也应当参与其中】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这一次的这些内容所包含的信息太多了,其中还有许多让人无法理解的内容。

比如,“宦官之后?祖父是大长秋???还受封费亭侯?????”

刘恒怀疑自己是不是神志出了问题,不然怎么会听到这么离谱的内容。好吧,宦官受封费亭侯,其实不算太过让人震惊,毕竟东汉的情况,宦官封侯也就封了。

但是,宦官之后是怎么出来的?——毕竟,这个“后”是能够继承爵位的,也就是说,是得到皇帝认可的。

“莫不是这曹腾是在生有子嗣后,才成为宦官的?”刘启提出了一个思路,一个比较符合逻辑的思路。不然,总不能是大家对宦官的定义不一样吧。

父子两人放过了这个话题,开始讨论后面的内容。

权贵子弟的生活不用多说,他们自是清楚;而曹操博览群书、喜好兵法的学习经历,无疑是暗示了他在随后即将到来的汉末乱世,将会发挥的作用。

而关于曹操的评价……

不论是清平还是治世,抑或者乱世,不论是奸贼还是能臣、奸雄,代表的同一个意思就是:曹操能力出众!出众到能够引领一个时代、成为一个时期最顶尖、最瞩目的那批人之一。

这些内容可以往后放放,先看选项。

“他的祖父曹腾既然能够成为大长秋、又被封为费亭侯,必然是深受桓帝信任,而桓帝别的不说,确实除去了一部分外戚问题。”刘启分析,“而他的父亲曹嵩,不论怎样,总归是担任了司隶校尉一职。”

这样的家庭环境,父祖都算是天子比较亲近的臣子,曹操幼时基本不会变成一个想要往摇摇欲坠的大汉上踹一脚的人,所以,丙可以排除。

那么,曹操到底是一心大汉,还是更关注家族?

刘恒挑眉:“试试就行了。”

甲。

汉朝初年。

“清平治世与乱世之分吗?”刘邦琢磨着这几句评价。

汉末,确实是乱世之兆,但是到底离乱世还有那么几分——所以,曹操此人,到底几分在乱世,几分在清平治世?

他对大汉的影响,又到底是彻彻底底的负面,还是有几分正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