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报奇的儿子,叫做福满,也就是爱新觉罗·福满,是努尔哈赤的曾祖父。】

【福满有六个儿子:德世库、刘阐、索长阿、觉昌安、包朗阿、宝实,通称努尔哈赤六祖。】

【其中,第四子觉昌安,正是努尔哈赤的祖父。其人素来多才智,经常处理部落事务。嘉靖年间,他经营了抚顺马市,万历初年,官至建州左卫都指挥使。】

【但是,觉昌安并非建州女真最有权力的领导者——或者说,原本他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却被打断了。】

【打断他的人,叫做王杲,是建州右卫的首领。】

【作为建州右卫的首领,王杲兴造船只,训练兵丁,控制了通向辽东的水路;进而,他联络建州女真各部,将建州女真在大体上统合了起来,成为了建州女真此时的主要首领。】

【但王杲与明朝的关系并不好,完全处于敌对状态,从十一任皇帝明世宗嘉靖年间后期开始,他就不断带兵进攻明朝,先后进攻和诱杀了数十名明朝将领和士卒。】

【最终,万历三年,王杲被捕获斩杀。】

【但是,王杲虽死,他却还有一个儿子,叫做阿台。阿台始终心心念念着要报父仇,同样与明朝为敌。】

【这本来没什么问题,毕竟这是阿台的选择。】

【但是,阿台的妻子是觉昌安的孙女,也就是长子礼敦的女儿。这样一来,觉昌安也自然牵扯到了其中——况且,对于阿台和明朝的矛盾,觉昌安还顶着明朝的官职,自然也得选择一边。】

【同时,明朝方面不打算继续容忍阿台,辽东总兵李成梁决定要斩草除根,彻底消除这个麻烦。】

【因此,觉昌安决定去劝说阿台,不行的话也能捞出孙女、同时在明朝那边表一表态。】

【于是,万历十一年,觉昌安前去了阿台的根据地古勒城,去劝说阿台。与他同往的,还有他的四儿子塔克世,而塔克世,就是努尔哈赤的父亲。】

后金,天命年间。

看到此,努尔哈赤就顿时明白过来,接下来的事情会是什么了——他的父祖之死!

此时,努尔哈赤已经发布了讨明檄文,以“七大恨”为核心根由,而七大恨中的第一恨,就是他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之死。

当初,他的祖父和父亲前往古勒城之时,努尔哈赤已经分家出去,并不在父祖的身边,而觉昌安和塔克世的死,他也不是最早知晓的人。而在他知晓后,却也没能从明军那里讨回自己想要的公道……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可以算作是他最初起兵统一建州女真的一个重要引子。

此时,他回想起来这件事情,以及当时受到的对待,还是无法抑制住心中的怒火和恨意:“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将我二祖无罪加诛,何其恨也!”

与他一同的贝勒们、重臣们,也纷纷在其后发言,表示了同样的愤怒和仇恨。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对这样的发展确实没有料到,但是现在仔细一想,倒也不算意外:“若是当真有父祖葬身之仇,转而与大明为敌,倒也说得过去。”

不管这个努尔哈赤本身究竟有没有什么野心,有多少野心,以及原本对待大明的态度如何,是否愿意效忠……总之,若是觉昌安和塔克世死在了这一战之中的话,那么这就是一个完全说得出去、拿得出手的与大明为敌的缘由。

还有什么,比一个当儿子、孙子的,要为自己的父亲、祖父复仇更加理直气壮、正义凛然的与大明敌对的理由吗?

没有什么比这样一个从孝道出发,为父报仇的原因更加正当,更加师出有名的了。

当然,不是没有其他的理由,包括“是大明先入侵他们部族的,让他们部族民不聊生”“大明对他们压迫太过,倒是他们不得不反抗”……这些都是可以当做正当理由的说法。

但是吧,这些在某些时候和角度,确实不如努尔哈赤这个报父仇的理由更加合适。

——努尔哈赤,或者说女真的这些个部族,必须要找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来处理妥当才行。

——不过,最关键的也还不是努尔哈赤和他的女真部族,而是大明当时的情况。

觉昌安和塔克世死的时候,已经是万历十一年了。

万历十一年,是什么时候?是那个庙号是“明神宗”的子孙在位的时候,也是大明的第十三任皇帝。

且不说神宗的这个庙号背后的隐喻了,就是神迹在前面明确列出来的关于万历年间的信息来看,万历年间的大明也已经不是什么好时候了。

军饷所需大量增长,且已经不是初始阶段。军户早已开始逃亡,空饷情况严重,军官增长情况也没有得到控制。

边关粮价也在不断上涨,到百年的时候翻了一番;而边关粮价上涨,固然有边关本身的独特性在其中,但也同样能够反映一下整个天下的粮食情况——不管这个情况是天灾还是人祸,亦或者两者兼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