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第330章 彩蛋·“边衅”1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是,静安打算拖着,尽可能地拖一拖,用他认为的莺莺国的“把柄”“软肋”让查尔斯同意央洲这边提出来的条件。】

【但是,静安以为的“软肋”并非真实的软肋,查尔斯在僵持多日之后,还是不想再这么毫无进展地消磨下去了。】

【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查尔斯决定按照亨利的命令中提出的方案之一,用武力获得结果。】

【十二月十五日,查尔斯出动了舰队和士兵,进攻了关口二山门的土角、中尖两座炮台。这两座炮台,并非火炮炮台,因为其所处地形位置,央洲在此处设立的是两座信炮炮台。】

神迹放出了关于央洲在二山门一带的防守布置。

【十二月十五日的清早,莺莺国舰队中的三艘军舰,共拥有五十二门火炮,开到了土角炮台的正面,并用舰载火炮开火,让土角一地的守军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此处;】

【就在土角守军全力应对着莺莺国军舰的炮火的时候,莺莺国舰队中的四艘武装游轮,带着一系列小船,绕到了土角炮台的侧后方,差不多八里(4km)远的海湾处,并且在这里开始让船上的士兵登陆。】

【上午,莺莺国的登陆部队已经成功登陆,并迅速占据了一道可以用作构筑阵地的山岭,是一处非常不错的制高点。莺莺国在这里将从船上带下来的火炮安置好,随后依靠火炮的掩护,向着最近的央洲的军营发动了进攻。】

【在土角和中尖两座炮台处,驻扎的央洲军队大约有一千人。】

【而此次莺莺国的登陆的士兵,大约是在一千五百人,从人数上已经略微占据了优势,毕竟,这一千人还是分布在土角和中尖两处,两地之中隔着海洋,并不能轻易支援;同时,央洲在土角的士兵此时还需要对抗莺莺国的军舰炮火,能够分散的兵力和注意力就更少了。】

【因此,很快,在莺莺国士兵的火炮阵地的攻击下,央洲的这一军营被点燃了,迅速沦陷;随后,在火炮的配合下,莺莺国的士兵再次对央洲在附近的小型炮台和其他军营发动了进攻,并逐一拿下。】

【此时,正面的军舰的火力,已经让央洲土角炮台损失惨重,莺莺国的士兵也开始从侧后方发动进攻,进一步加速了土角炮台的沦陷速度。】

【没多久,土尖炮台被莺莺国占领。】

【就在土尖炮台被莺莺国进攻并占领的同时,与它隔海相望的中尖炮台也在遭受莺莺国的袭击。】

【四艘载有一百余门火炮的莺莺国军舰,对中尖炮台的正面发动了攻击。与土尖炮台的作战方式不同,中尖炮台基本上是依靠优势火力从正面击破了防御,随后才有士兵从多个角度登陆,沿着已经被击毁击破的炮台缺口展开后续进攻和扫荡。】

【此外,莺莺国还派出了一部分小型船只,对海清湾内停泊着的央洲水师发起了进攻,同样取得了胜利。】

明朝,永乐年间。

作为一个热衷于派人下西洋的皇帝,朱棣对于海面和沿海地区的作战还是颇为上心的。上一次的海中洲的作战,确实是让他看到了一些莺莺国作战的方式风格,此次的二山口两座炮台的战斗,则更加清晰。

他先是将神迹中展现的央洲的二山门的防御布置情况记了下来,随后又观察了莺莺国的作战方案:土尖炮台,大约就是一边从正面进攻,一边从侧后方进攻,其中一大关键就是侧后方登陆后的阵地的选择——一处山岭高低,从后续来看,这处高地确实占据了居高临下的优势。

而莺莺国能够快速拿下两座炮台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火炮优势太大了。

不论是军舰上面的火炮数量、大小,或者在土尖炮台登陆的士兵所携带的火炮,都要比这两座炮台本身的火力强上许多——当然,鉴于这两座炮台本身就是两座信炮炮台,火力不强也并不让人意外。

而从这两座炮台的传信作用以及地理位置情况来看,能够布置上一千余人,兵力也已经算是可以了。

这说到底,属于最初设计防守方案时就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对沿海的防御问题思考了起来:对于这种关口海湾沿海的防御阵地,到底该怎么布置才比较合理?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等人将注意力同样放在了二山口的防御阵地布置上。

从地图上来看,二山口在最外处,就是由东边的土尖炮台和西边的中尖炮台隔海相对,这两座炮台都建立在两座岛屿的突出处,能够更好地发现敌情动向;而东边的土尖炮台,则还连通着海清湾,可以一路向北而去,不过水路比较狭窄,并非主要水道。

主要的水道,则是土尖炮台和中尖炮台之中的,向西北方向不断延伸的海洋,而在这里,又有三座岛屿,从上往下排,也正好是从大往小排,分别是大二山岛、北平纵岛、南平纵岛。

“所以这么算来,央洲在二山门,是将防御阵地分成了三部分,或者说三层。”长孙无忌道,“最外围的土尖炮台和中尖炮台,因为在最外围,又彼此之间距离较大,因此就变成了了望和传信所用,用处就是观察情况,发出信号提醒后面的军队和炮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