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第342章 彩蛋·“边衅”2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朝,崇德年间。

皇太极一向比较冷静,很少会出现什么过于情绪化的时候。不过,这一次,也即将变成他的那些“很少时刻”中的一部分。

“皆大欢喜,确实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结局哈!”他再度重复了神迹对于这一系列事情的总结,带着不少阴阳怪气的感觉。

——更让他不爽的是,神迹的这种剑走偏锋的总结,还真居然有那么几分道理。

皇帝收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在皇帝的认知之中这件事情得到了解决,并且付出的代价也并不算很多,同时,皇帝还不需要为将来会发生的莺莺国袭击其他地方而担忧焦虑——皇帝很满意;

简轩,乃至杨松、存端等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惨败和签订条约事件糊弄了过去,没有暴露给皇帝,不仅没有暴露,还通过语言的力量,让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立下大功的功臣,带着整个花穗城的大小官员将领们得到了嘉奖,所有人都喜气洋洋——他们每个人都很满意;

查尔斯、詹姆斯等莺莺国的将领官员,也达成了自己想要的条件,并且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实行自己的计划——他们也非常满意。

……

从这几个角度来算,这如何不能说是一种“皆大欢喜”呢?这明明是相当的“皆大欢喜”啊!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没有人在其中受到伤害……

多么完美!

皇太极越想越高兴,高兴到咬牙切齿——这么完美的结局,这么优越的情况,能够得以实现,都要归功于皇帝任命的这一位总管大臣,出自宗室的简轩。

多么优秀的臣子啊,没有他,也不能有这么好的结果,大臣们要战战兢兢,皇帝要劳心劳力心血损耗,莺莺国也得多几番折腾。这样优秀的子孙后代,理当早早的在先辈时期就得到重视。

——所以,谁来告诉他,这个简轩,到底是谁的子孙?!是宗室里面的哪一支?

元朝,至元年间。

太子真金目瞪口呆:“所以,简轩已经知道了查尔斯等人只是对滨南省暂且停手,他们很快就会去进攻其他地方……而他却连哪怕一点点消息都没有上报?”

这事儿实在是太过离谱,离谱到他几乎难以相信。

就是当年,大蒙古国的几次西征,路途遥远无比,也没有发生这种将这样至关重要的情报瞒而不报的情况。

这可不是什么莺莺国想要去袭击其他地方或者之类的消息,这是事关央洲本土的重大情报啊!

这个简轩,既和莺莺国私自达成协议,又对莺莺国公开宣布的消息压下不上报——这人选,不愧是备受皇帝信任,他的胆子可比之前的静安大多了,做下的事情也比静安大多了。

虽然静安也不怎么样,但是把他和简轩的行为一对比,真金都忍不住觉得,静安可真是冤啊。

忽必烈也觉得简轩实乃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没有他在前面顶着,滨南省的其他官员们未必敢于这么隐瞒和颠倒黑白。”不说别人了,就说之前也一直都在糊弄皇帝的杨松,他算是胆大的了,但他也只是敢糊弄,还不敢直接颠倒黑白、将事情变成既定事实。

“而且,查尔斯既然直接发布文书,说明他也并没有打算将他们将会北上的事情隐瞒多久……”忽必烈现在觉得虽然皇帝确实有些问题,但他也不得不对皇帝感到了同情,“结果,大约连他都没有想到,简轩能做到这种地步。”

这是什么见鬼的天命!

【其实,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局,不是没有漏洞的。】

【简轩再怎么讲,他的公文写作水平再如何高超,滨南省、花穗城的官员们再如何团结,他们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他,他们,都是臣子。】

【在身份上,皇帝是天然占有一定的主动性优势的,特别是在现在,并不是什么神器倾覆的局面。】

【因此,并不是没有并非滨南省的官员们听到些许的风声,并为此向皇帝上奏。】

【滨南按察使就曾经就此事书信一封寄给了自己的朋友,而作为这个朋友的上司的福曲总督,也看到了这封信,并以此为依据,向皇帝弹劾简轩谎报战况,弄虚作假。】

【毕竟是些许的风声,所以滨南按察使也并不清楚全部情况,只能推断出简轩有谎报战况的行为,福曲总督也同样如此。】

【按理说,皇帝在收到这样的有一定证据和逻辑的弹劾奏折后,就应当派人前去调查,或者更直接一点,干脆讲简轩免职并押解入京——但是皇帝却在这时候表现出了一种克制。】

【他没有像是对待静安那样,直接免职并且将其押入京中,而是选择派人前去调查——但是,这个调查的人数和人选,也仅仅是让宁州巡抚一人去私下调查此事。】

【而皇帝选择的这个调查人选宁州巡抚呢,他是一个不怎么愿意直接得罪官场同僚们的人。因此,他确实是进行了调查,但是在奏折中,他却并没有直接干脆利落地写明情况、写出自己的发现和看法,而是模模糊糊;好在,他也并不是打算就给皇帝这么一个结果,因此,他将自己调查得到的情报附在奏折之后上交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