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第380章 彩蛋·“边衅”6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汉朝,景帝后元年间。

刘彻哑口无言,他确实没有想到过莺莺国舰队和央洲双方的谈判进程会是这么一个展开方式——按照他的设想,虽然央洲这边一群人连莺莺国和莺莺国舰队最基本的一些情报都不知晓,而且有时候脑子里面的思维方式还非常不适配当下的情况,同时央洲的军事作战能力又抵挡不住莺莺国舰队,且又有皇帝这么一个最终决策者横在那里……

谈判的进程大约不会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央洲上国对待下属国、或者央洲与其他地位接近等同的外邦之间的模式,可能会进度比较快,也可能央洲这些官员们会在这个过程之中闹出一些笑话……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最终是这么一个进程!

这都已经不是什么笑话了,这分明就是丑角表演。

明明是己方现在迫切地想要寻求谈判,非常想要成功签订条约,以免莺莺国舰队对央洲的其他地方继续发起进攻,让央洲遭受更多的损失;是己方不想要再与莺莺国舰队作战,不想要与对方兵戎相见;明明是金京尚且处于对方的直接威胁之下,央洲的官员们一直想着保全金京……

但是,这么多央洲一方的迫切需求摆在这里,简英、伊农、牛堂等人也不是不清楚莺莺国舰队的军事力量,可他们还是把谈判变成了一场闹剧,都对此轻慢以待,毫不上心。

如果说牛堂最初与莺莺国舰队讨价还价,还能说是他不想要央洲给莺莺国舰队三百万元,想要减少损失,毕竟谈判就是可以尝试一下坐地还钱的嘛——万一呢?

但是,后面张乐——这个人选的身份和个人能力先不说了——带回了莺莺国舰队给央洲开出来的各项条款的时候,简英、伊农、牛堂三个人怎么能够压根不看一眼,全部交给了幕僚,而幕僚也只是大致浏览一遍?

他们难道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莺莺国舰队在和他们进行谈判吗?

在谈判的时候,怎么能够不重视一下对方开出的条件,怎么能够不一一细细分析,从中评判估量并且给出意见?别说是这种明明白白列出来的条款了,就是莺莺国舰队的一举一动、莺莺国舰队官员和谈判人员的一言一行、神态语气,都应该纳入到考量分析的范畴中才对。

简英这群人,他们不是坚决的谈判派系的吗?

刘彻百思不得其解,他从看到这一系列情况发生的时候,就陷入了沉默,虽然以他的自信还不至于陷入到对人生的怀疑中去,但是也难得地说不出话来。

刘启见状,还笑了笑:“这就是朝堂上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并不是什么绝对不可能发生、或者什么概率非常之微小的事情。”

虽然很让人不满,但是,像是简英三人这样,明明不是什么没有脑子的大臣,却在关键的时刻不知道脑子里进去了什么的状况,并不是不可能发生,也并不是概率多么低的事情。

——有时候,有些大臣就是这样,平时看起来没什么毛病,甚至可能还非常善于处理政务、治理一方,于是皇帝交给了他一项重要任务;在接到任务之后,他的判断和处事看起来也没什么毛病,井井有条,方向正确;可偏偏,到了这项重要任务的关键时刻,他就出岔子了,还是大岔子。

这种事情,有时候是可以预见的,那就是要考量皇帝的识人用人能力;有时候并不怎么能够预见,那就考量皇帝的预备方案设置情况了。

不然,如果两项皇帝都不行,那就只能听天由命,咽下苦果了。

——就像央洲这一次,虽然最终确实没有让莺莺国舰队再度发动进攻,但是却可以说是全盘接受了莺莺国舰队开出来的所有条件,在主要内容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

至于说什么赔款期限,反正都已经同意全部赔款了,那赔款期限再怎么谈也没有大用了,说不定莺莺国舰队还因为期限延长而索要更多的利息呢。

再有莺莺国舰队现在占领的那几个地方,说不定原本有些地方他们就是打算退出而非长期占领……

清朝,崇德年间。

皇太极只觉得茫然。

他自认自己在治国理政这方面算是比较出色的,他的那些个兄弟在这方面不如自己。因此,他是压根没有想到过,央洲日后,居然会在正式的、非常重要的、央洲自己请求的谈判中变成这副样子。

——就是阿敏他们,也不会在谈判交换条件的时候这么草率和敷衍啊!

不要说是这种央洲自己处在较低地位的谈判情况中了,就是打了胜仗要求别的力量签订条约的时候,也没有人这么不上心,这么敷衍而随便啊。

所以,央洲的官员们,他们的脑子究竟都变成什么样子了?他们脑中的思路到底是什么样的?

总不会他们还觉得莺莺国舰队的官员将领们是那种愿意和他们拉拉扯扯、拖拖延延,一份条约谈上个一年半载的人吧?

还是说,他们觉得莺莺国舰队给出的这些条约,是随口一说,他们完全不需要理会?或者是,他们觉得莺莺国舰队给出的对条约提意见的期限是随口一说,实际上他们可以等待十天半月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