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帝十一年三月到四月,正是由陈藤丕所带领的太上天平国军队在西线节节推进、高奏凯歌的时候。】

【皇帝十年十月,陈藤丕带兵从金京出发,渡过天江,一路向西进发到了徽国省。】

【当时,徽国省可以说是被交战双方摧残最激烈大的一个地区了,太上天平国军队在这里来来往往,央洲朝廷的军队也在这里拉锯,甚至,还有北方的其他反对央洲朝廷的势力也在徽国省中插了一脚。】

【因此,陈藤丕抵达徽国省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试探清楚央洲朝廷在徽国省地区的防线虚实情况。】

【而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除了太上天平国军队自己的各种情报,陈藤丕还和同样在徽国省插了一脚的念军达成了合作,他招揽到了一名念军的将领,而这名将领麾下的军队会在侧翼向央洲朝廷军队发动佯攻,以掩盖太上天平国的实际动向,让央洲朝廷不能准确判断情况。】

【随后,陈藤丕把目标放在了古皖市,目的是解除潇军的包围。】

【十一月底,他带兵抵达了古皖市附近。但是,意料之中的,太上天平国的军队碰上了已经被鄫城生派往此处的央洲朝廷的军队;意料之外的,这支前来防守的军队实力超过了太上天平国之前的预想,足足有两万人,且全部都是骑兵。】

【这支防守兵力超过了太上天平国的预想,陈藤丕同样发现自己一时间无法突破对方的防线,反而还有可能也陷入围困之中。因此,他干脆放弃了继续前进,而是退回了在古皖市附近的桐城,据守其中,一直等到了皇帝十一年的三月份。】

【入春了,陈藤丕觉得发动新一轮攻势的时机已经到来。】

【他没有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去进攻徽国省,而是带领大军直接向西北方向来了一个大迂回,避开了那两万骑兵的攻击范围;随后,又骤然掉头转向西南方向,向着三镇的方向发起快速奔袭。】

【三月中旬,在快速的机动下,在出其不意的奇袭下,太上天平国的军队成功夺下了黄州。距离此处不远的,就是位于天江北岸、上游的重要城池,三镇之一的汉堡。】

【按照皇帝十年陈藤丕离开金京之前,太上天平国对于此次作战的计划,陈藤丕此时已经基本完成了他的重要作战任务——虽然还没有成功解除古皖市之围。】

【在这份计划中,太上天平国想要展开一次钳形攻势,陈藤丕和李文寿就是两道主线的负责人,最终,双方将带兵在武鄂州会合。陈藤丕的任务和大体的行军路线,就是先在年底解除古皖市之围,随后再一路西进,于第二年春天时分夺取汉堡,接着,进军武鄂州。】

【而李文寿所部的路线,则是在陈藤丕率军解除古皖市之围的时候,前往鄫城生本人在阊山设立的大营,再向南迂回到武鄂州。】

【因此,虽然此时还是没能解除古皖市的潇军的包围圈,但是从整个钳形攻势的进展上讲,陈藤丕还是算是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就是等待李文寿所部的进展,以及对汉堡发动进攻,最终于武鄂州会合了。】

汉朝初年。

张良左看右看,横看竖看,最终总结道:“如果按照这个计划来作战的话,那么太上天平国能够消灭潇军的可能性并不低。”

陈藤丕率军十万,先是解除古皖市的包围圈,随后再夺得汉堡,最终与李文寿所部会合在武鄂州——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鄫城生把潇军的大部分兵力都投放到了古皖市,留在武鄂州这个重镇的兵力最多不过三千人。

如果陈藤丕能够解除古皖市之围,又能够夺得汉堡逼近武鄂州的话,再加上李文寿攻破鄫城生在阊山的大营,那么,夺取武鄂州后,潇军就剩不下多少人了,即使还有,也不过是残兵败将,且丧失了从外界获取补给和支援的可能,完全成为了瓮中之鳖——走向彻底的灭亡,不过是时间问题。

不过,陈藤丕没能解除古皖市之围,到底还是差了一截……但尽管如此,如果真的能够攻下武鄂州的话,也能够给潇军带来重创。

所以,太上天平国最终成功了吗?他们有没有完成会合,有没有完成对潇军的包围?

如果没有,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张良陷入了沉默,虽然按照理论上讲,太上天平国这个计划成功的概率并不算低;可问题是,此时的央洲里,存在的可不只是太上天平国、央洲朝廷,以及同样反对央洲朝廷的其他力量,或者还算是朝廷的一部分的潇军等等。在央洲内部,有着极大影响力的,还有莺莺国。

——莺莺国插手这件事情了吗?他们又为什么会选择插手?

按照时间来看,这一时期,莺莺国还是一个宣称自己要坚守中立立场的状态。

刘邦眯了眯眼睛:“史当达还在巴中省活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古皖市对于太上天平国的重要性就更高了。

古皖市,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要塞无需多言,而这座城池的地理位置也非常优异,城池位于高地,四面都低于城池所在地,守军在这里能够拥有极为良好的视野,也导致从陆地上想要接近古皖市并不容易。更不要说,四面之中,三面皆为水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