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情况也被莺莺国留守在明城的官员上报了回去,一并汇报的,还有太上天平国想要采取的进一步措施——开放对外贸易,鼓励央洲商人和外国商人前来,税率与央洲朝廷相同,并且极力表示想要与莺莺国等国家和平相处。】

【但是,这名莺莺国官员却在汇报中还表示:他依然觉得太上天平国不可靠。】

【因为,太上天平国的这一系列举动,都能让他感受到,他们不是真心实意想要和平相处的——他们之所以展示友好、建立友谊,是因为他们这时候缺钱,以及对莺莺国的军队的恐惧。】

汉朝,景帝后元年间。

刘彻在心中刷新了一番对于莺莺国和莺莺国人的认识。

看前面的内容,他也并没有感到什么奇怪之处,央洲朝廷烂泥扶不上墙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弗雷德里克等人之所以倾向于支持央洲朝廷,不正是因为对方没有办法对莺莺国构成任何可能的威胁吗?

既然他们心中有了这么一个选择,那自然也要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风险——没有任何选择,是只有好处,而没有一点点不好的地方的。

而太上天平国对莺莺国等国家展示友好态度,想要开放港口进行贸易,也是正常的事情——虽然莺莺国实际上是入侵的一方,但是现在太上天平国又没有哪个将他们赶走的能力,此时的太上天平国不仅还没有控制整个央洲,甚至还没有多少钱!

但是……这个莺莺国官员的想法,可真是让人心生嫌恶——好一个得了便宜还卖乖!

太上天平国没有对城中的外国人和相关财产动手,就连针对普通百姓的劫掠都没有多少,军纪把控的还算可以;在占领明城之后,还打算重新开放贸易,并且依旧维持过去的税率……

这难道还不够吗?这一系列行为,已经充分表明了太上天平国的和平之意了吧?

怎么,你莺莺国强行进入了央洲还不够,还要央洲的势力心甘情愿地接受你,还要央洲的势力欢欣喜悦地和你来往贸易,还要发自内心地想要和你建立友谊?

这可真是……脸皮真够厚的啊。

想要的,也真的是够多的。

他们是不是忘了,他们前来央洲,好像也不是有什么“发自本心”的想要建立友谊的想法吧?

也不知道,莺莺国的实力,还能够支持他们这么既要又要、威逼还要对方心甘情愿多久。

辽朝,会同年间。

耶律德光对于央洲朝廷的腐朽速度感到惊叹。

这才多久啊,先前在销毁危险品后,和莺莺国舰队的交战距今也没有过去太久,而当时,央洲朝廷虽然确实是一败再败,但是起码还能在战前进行一番防御工事建设,能够布置一下军力、火炮、想一想作战方案——不管这些布置是否正确、有没有用,起码还有布置。

但是现在呢?明城这个重要地带,在面对太上天平国的进攻的时候,居然一丁点防御工事都没有进行建设,也没有人愿意认真组织兵力进行防守……

更何况,此时,央洲朝廷的官员和军队还有着莺莺国舰队的帮助,虽然不是直接派兵,但是也是派人前来辅助防御、提供有效的防御措施建议——很多时候,有这么个建议就已经非常有效了,不少战败方也未必是兵力和军械方面差过敌军多少,而是他们并没有规划出来一个有效的合理的作战方案。

而且,在这个时期,莺莺国官员前来提供建议,还有另一个有利条件——央洲朝廷总体而言是畏惧莺莺国的。有了这一层畏惧,愿意听一听的可能性就比其他人提建议要高上一些。

可是,即使是有了这一系列先决条件,莺莺国官员为明城防守提出的建议,央洲朝廷的官员和将领也愣是一个都没有听从!

不听从来自外界的建议也就罢了,他们自己也没有主动做出任何的准备,除了拔草——怎么,是怕太上天平国的军队顺着杂草爬上城墙吗?

不过,想到此处,耶律德光也顿时想起了一个问题:“央洲朝廷的财政问题……现在究竟到了什么地步了?”

早在那一位最初开战的皇帝在位期间,央洲朝廷就已经存在不小的财政问题了;后来,随着条约的签订,央洲朝廷还得给莺莺国以及其他国家一大笔赔款,又一笔负担压在了朝廷身上;后来这个壮年而亡的皇帝貌似也没有做出什么政绩,想来也没有解决什么财政问题;同时,又有着南方大片繁华地区落入太上天平国的控制之下,朝廷少了一大块赋税来源……

所以,这么一套连环招打下来,央洲朝廷的国库,不会已经空空如也了吧?

【到了皇帝十一年年底,小皇帝元年年初,太上天平国和央洲朝廷都已经进行了一轮人员变换,重组了一番权力架构。而到此,央洲内部混乱局势依旧没有显露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

【在央洲朝廷方面,小皇帝登基,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简六一系的人马掌握了朝中的大权;而在地方上,鄫城生的权力也随着自己麾下的潇军的壮大和成就而不断扩大,在攻破古皖市之后,他便在此处新建了大营,并以此为据点继续东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