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有着射程远、精度高的优势,却也有射速慢的缺点。为了弥补这个缺点,不少能工巧匠进行了研究,试图改进弩,提高射带。
连弩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而且一直在进步,只是不为骄傲的读书人在意而已。
诸葛亮只是改进者之一,而且不是最好的那一个。
最好的那一个改进者就是曹芳眼前的马钧。
诸葛亮很强,而且是个全才,但是仅论机械设计一项,他不如马钧专业。
“这是你改进的连弩吗?”曹芳说道。
正在制作模型的马钧缓缓抬起头,侧身打量了曹芳一眼,愣了片刻,猛然惊醒,连忙起身,一边放下袖子,一边跪地请罪。
“臣……臣无状,不知陛……陛下驾临,死罪……死罪。”
“起来吧,是朕不请自来。”曹芳摆摆手,示意马钧不要紧张。他拿起连弩的模型,伸手拨了拨。“这东西能用吗?真比诸葛连弩强?”
说到连弩,马钧立刻精神起来,一咕噜爬了起来,从曹芳手中接过模型,解说起来。
“陛下有所不知,这连弩是臣在诸葛元戎,呃,就是陛下说的诸葛连弩的基础上改进的,效用当是其五倍。若是制成大型连弩,以绞车上弦,最远可射及千步……”
看着结结巴巴,却眉飞色舞,整个人似乎都在放光的马钧,曹芳心里乐开了花。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马钧就是这样的将。用好了,大魏军工就有了起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