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会全听司马懿的,但多一个参考意见,还是有价值的。
听曹芳说完了对王凌的安排,司马懿不假思索地说道:“陛下,恕臣直言,王凌不会回朝,但这不仅不是坏事,反而可能是最好的结果。”
曹芳大惑不解。“为何?”
“王凌的心思如何,想必陛下已经明白,不必老臣赘言。张缉在想什么,稍一揣磨,也可知晓。他也清楚王凌不肯回朝,最后的结果是他留在淮南,参王凌军事,所以请陛下迁王基佐王凌军事。这不仅是为王凌,更是为他自己。”
曹芳不置可否。
他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只是没那么肯定。现在司马懿也这么说,他一点也不意外。
张缉或许有这个想法,但他潜意识里并不排斥这个结果。就形势而言,这也未尝不是一个他好王凌也好的结果,唯一受到伤害的只是毋丘俭。
还有他这个天子的面子。
所以,他不理解的是,司马懿为什么说这是最好的结果。
“陛下莅位日浅,还不清楚扬州刺史诸葛诞其人。”司马懿接着说道:“诸葛诞有才华,但更好功名,先帝时便以浮华遭贬。他与毋丘俭年龄相近,又自恃才高,对毋丘俭的嫉妒更胜于对王凌。王凌年高资重,他尚能听王凌调遣。若是毋丘俭都督扬州军事,他是绝不肯俯首听命的。”
曹芳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喝完了杯中酒。
柏夫人立刻凑了过来,一手挽着袖子,露出一截雪白的手腕,一手伸出白晳细长的手指,来拿曹芳手中的酒杯,红着脸,轻声说道:
“臣妾敢为陛下添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