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君子的标准太高,只会使伪君子横行一样。
君臣见礼完毕,大臣们就坐。
因为是亲政以后第一次正式朝会,太师蒋济、太保高柔也在阶下就座,各据一席。
在他们之下,就是文武官员的席位,文官在东,武官在西,根据部门,主管在前,相关掾吏在后,不少人手里抱着案牍,准备一会儿上奏。
三公中只有司徒桓范一人在座,太尉王凌在淮南未归,司空毋丘俭则坐在了武官席中,在中领军曹羲、中护军钟会之下。
很显然,司空对他来说只是荣誉,他更看重镇南将军这个手握兵权的军职。
曹芳甚至有点怀疑,桓范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赞成毋丘俭出任司空的方案。如此一来,三公有二公统兵在外,他这个司徒就可以独揽大权。
这些老狐狸啊。曹芳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更加坚定了以后要小心的决心。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自己争气才行。
靠山山倒,靠墙墙塌,只有靠自己才是正道。
“众卿,可有本奏?”曹芳强忍着打哈欠的冲动,问了一句。
话音未落,角落里便有人起身。
“陛下,臣有本奏。”
曹芳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想不起是谁,心中有不祥之威。之前的他虽然登基十年,却不管事,就算上朝也是坐在御座上发呆,根本不关心谁是谁,又在说什么。
今天第一次亲政临朝,好像遇到刺头了。
“他谁啊?”曹芳微微侧身,轻声问道。
一旁的尹大目凑了过来,在曹芳耳边提醒道:“陛上,他是万岁亭侯荀霬,故虎贲中郎将荀恽与安阳公主的次子,故汉尚书令荀彧的嫡孙。”
曹芳恍然,有点印象了,前两天刚听人提过。
说起来,这还是个亲戚。不过,他还是另一个人的亲戚,司马懿的女婿。
来者不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