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地形,这支精锐会以骑兵为主,熟悉地形,而且勇猛善战。
第三阶段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精锐能否实现预定的战术目标。所以,这支精锐的数量既不能少——少了不能解决问题,又不能太多——多了会惊动吴军,突然性不足,被迫与兵力占优的吴军正面作战。
风险很大,所以要精挑细选,从将领到士卒,再到武器装备,都要提前准备。
这一点,离不开太尉王凌的支持。
王凌坐镇寿春,都督扬州军事多年,现在虽然已经回朝任太尉,在扬州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要执行这种奔袭敌后的战术,自然需要熟悉地形的本地驻军,能够当此重任的自然是王凌旧部。
曹芳决定,传诏太尉王凌,让他推荐合适的统兵人选。
虽然这个消息还局限在小范围内,并没有公开,却引起了郭淮的故意。
他本人就在这个小范围内。
他看中了长途奔袭,抄孙权后路的任务。
经过几次会议,他非常清楚,天子并不真的信任他,包括任命为他五兵尚书都是为了大局考虑,给王凌父子面子。在五兵尚书任上做出成绩是不太可能的,想重新成为方面大将,只有别领一部。
当初王凌就劝他到扬州就任,将功赎罪,只是那时他还不服气,拒绝了这个建议。
现在这个机会又出现了,不由得他不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