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刚刚亲政,朝野还没真正控制住,杀司马懿等人的影响还在,最近还听说有人在传谣,说他不是曹睿的儿子,他也没什么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交战,他肯定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如等一等。
就和毋丘俭没有立刻出兵进攻东兴堤一样,以拖待变。
相反,孙权却等不起,他必须尽快完成储君的选择,并将诸葛恪培养成合格的辅政大臣,以免出现意外。
孙权觉得有理,召来了诸葛恪商议,言下之意希望诸葛恪主动进攻合肥,试探一下魏军的虚实。
一开始,诸葛恪是拒绝的。
如果他想攻合肥,一开始就进攻了,何必等到现在。
如今诸葛诞已经进驻合肥,合肥城中有足够的兵力和粮食,不是轻易就能攻克的。
况且合肥新城离水三十里,要想攻城,就要弃舟登岸,被魏军袭击的可能性大增。
后来孙峻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话,诸葛恪忍不住了。
孙峻说,扬州刺史诸葛诞是你的从叔,你应该知道他是浮华之士,不通军事。如果不是曹爽主政,他根本不可能成为扬州刺史。如今魏主亲政,诸葛诞还能做几天扬州刺史都是说不准的事,下一任扬州刺史肯定会比诸葛诞更善战。
你这次不进攻,下一次就更难了。
诸葛恪勃然大怒。
孙峻这是暗指他顾念亲情,想让诸葛诞全身而退,贻误战机。
如果孙权相信了孙峻的话,对他起了疑心,以后还辅什么政?
孙权甚至会觉得诸葛氏一门三分,就是互相勾结,以家族利益为重,眼里根本没有忠君报国的概念。
一旦孙权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父子兄弟就离死不远了。
这样的例子已经不止一例。
诸葛恪当即表示,自己将亲率大军,进攻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