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霸魏 > 第222章 一举两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鲁班“噔噔噔”的奔上了楼船,钻进宽大的座舱。

孙权背着手,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翻滚的江水,一言不发。

孙鲁班放慢了脚步,走到孙权身边,先探头看了孙权一眼,才轻声说道:“父皇刚回建业几天,还没查清谣言,怎么又要出征?”

孙权瞥了她一眼,一声长叹。

“你以为朕愿意啊?”他冲着身后宽大的书案挑了挑下巴。“你自己看吧。”

孙鲁班有些惊讶,却还是走到案前,目光在案上扫了一圈,将一份被揉得皱巴巴的公文拿了起来。

公文内容很简单,只有几个字:诸葛诞攻破皖城。

孙鲁班皱了皱眉。

她对皖城这个名字不陌生,却不清楚皖城的具体位置,更不明白为什么魏军攻破了皖城,孙权就要再次御驾亲征。

难道孙峻解决不了问题?

孙峻在濡须,击退了魏军的进攻,孙权为此还特地赏了她一些财物,以嘉奖她的推荐。

她又看了看四周,怀疑自己是不是拿错了公文。

孙权看到她的疑惑,走到地图前,伸手在皖城处点了点。

一看皖城的位置,孙鲁班有点明白了。

皖城临江,魏军占了这里,就控制了整个庐江。

庐江有大量良田,特别适合种稻。这些年因为战争荒芜了,才不怎么听说。

最近一次听说,好像是诸葛恪从丹扬募兵成功后,出兵夺取皖城。

后来魏国司马懿来攻,孙权本想发兵救援,又担心不是司马懿对手,只得假托望气者言,让诸葛恪退出皖城,屯柴桑。

作为孙权最宠爱的女儿,她深知孙权内心的恐惧。

在司马懿击攻辽东之前,孙权就曾给公孙渊写信,让他小心戒备司马懿。

公孙渊显然没有放在心上,最后被司马懿灭了满门。

但是司马懿已经死了,这次进攻皖城的人是孙权一向看不起的诸葛诞,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孙鲁班眼珠一转。“父皇,诸葛诞不过是清谈名士罢了,何必父皇亲征。让孙峻派兵夺回皖城,或者请上大将军(吕岱)从武昌发兵就是了。父皇一走,谁来查谣言的事?那些宵小之辈又要跳梁了。”

孙权苦笑。“朕担心的可不是诸葛诞,而是魏主曹芳。”

“他?”孙鲁班露出不屑之色。“他一介无知少年,傀儡之主,怎么能是父皇的对手。”

“朕一开始也这么认为,现在却不敢再托大了。”孙权伸手拨了拨案上的公文,愁眉不展。

从目前收到的消息来看,曹芳一直滞留在合肥附近,既没有赶到濡须坞,更没有亲赴皖城,似乎将主要的作战任务都交给了毋丘俭和诸葛诞二人,自己只是后援。

可是他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曹芳的部署。

没有曹芳的安排,原本准备进攻东兴堤的毋丘俭不可能突然转攻濡须坞,让中军为他殿后,拖住诸葛恪。

没有曹芳的安排,诸葛诞也不可能让郭淮为他掌骑,甚至成了先登的敢死士,亲自上阵搏杀。

他想起了洛阳传回的消息。

据说高平陵事变之后,司马懿被软禁在宫里,曹芳每天晚上去向他请教军事,两人有师徒之实。

这也是司马懿的家族得以保全的原因之一。

原本他不太相信这个消息。

现在看来,这个消息大概率是属实的。

曹芳用兵的习惯,与司马懿当年对付诸葛亮如出一辙。

难看,却卓有成效。

面对这样一个对手,他不得不谨慎从事,虽再想出奇制胜的好事,更应该想想如何止损,以免落入他的陷阱。

诸葛恪已经被截在东兴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撤出来。孙峻虽然少年有为,却未必是毋丘俭的对手,更别说发兵夺回皖城了。

想救皖城,只有自己亲自出马。

吕岱是不能动的,王昶、王基虎视眈眈,就等着他出兵呢。

可是自己一走,谁来坐守建业,谁来彻查谣言?

本来太子是最适合的选择。可是想想太子这段时间的表现,他又觉得这根本就是个笑话。

那些造谣的人,很可能就是太子一党。

于是,他想到了鲁王孙霸。

魏国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替,吴国也不能不考虑新生力量的培养。

孙峻的表现让他增强了些许信心,或许孙霸也可以。

他回来的时间太短,又集中追查谣言的事,还没顾得上关心孙霸。

无奈之下,只得让人叫来孙鲁班,打听一些情况。

孙鲁班虽然顽劣,但她对自己这个父皇还是忠诚的。建业出现谣言,别人都装聋作哑,只有孙鲁班赶到濡须,当面向他汇报。

“你回来之后,鲁王有没有找过你?”

孙鲁班有些诧异。

正说曹芳呢,怎么突然扯到了鲁王?

“没有。”孙鲁班说了个谎。“父皇让他闭门自省,他哪敢出门。”

“是么?”孙权将信将疑。

“不过我去看过他。”

“为什么?”孙权有些不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