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公主的生母早逝,是卞太后抚养成人,与陈王太妃一起长大,感情极好。
后来荀恽与曹植友善,而与曹丕不睦,便有这方面的原因。
由陈王太妃出面,比任何人都方便。
陈王曹志最近刚刚增邑,正是感激天子的时候。
再说了,天子只是说荀霬文章不佳,暂时不能重用,并没有说不用他。如果荀霬能够潜心向学,将来还是有机会的。
天子能用荀勖这样的荀氏支系,能不用荀霬?
虞太后很信任钟琰,松了口,没有再逼曹芳。
曹芳很感激,当钟琰送他出门的时候,他和钟琰多聊了几句。
对王浑赴任却没带上钟琰,他有些歉意。
如果不是虞太后身边离不开钟琰,钟琰身为王浑正妻,又是新婚不久,尚未生子,理应随行的。
钟琰却很淡定,表示他们还年轻,不差这几年,应该以国事为重。
天下安,家才能安。
曹芳一开始没太当回事,只当是客套话。后来仔细一琢磨,才品出一点味来。
钟琰这是话里有话啊。
她分明是说,天下未定,她家也不安。
问题是,她家是指颍川钟氏,还是太原王氏?
又或者兼而有之?
曹芳生怕是自己想多了,便问随行的张华意见。
张华一听就笑了。“陛下,在家从父,出家从夫,她说的应该是太原王氏。前征南将军王昶已经回到洛阳数月,陛下一直未有安排,总不会真让他从此致仕了吧?”
“不行吗?”曹芳反问道:“让他致仕,让王浑出仕,也没亏了他家。”
“陛下,区区一个居巢令,岂能和征南将军相比?就算王昶父子接受,太原人也未必肯接受。臣听说,太尉王凌有恙,将太尉府里的事都委托给了王昶,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曹芳停住脚步,转头看着张华,眼中杀气腾腾。
“你是说,王凌先斩后奏,逼朝廷拜王昶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