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叙述了一下战事的经过。
这些都是曹芳知道的,但诸葛诞的叙述角度和重点不一样。
诸葛诞强调,此战的目的是守住皖城,而不是杀伤多少吴军。身为主将,他不敢因小失大,宁可错失立功的机会,也要确保皖城无虞。
然后,他又强调了一点。
当时孙权在城外部署了重兵,没有给他留下什么机会。后来之所以出现变故,是因为文钦、武茂率领大量骑兵突然出现,打了孙权一个措手不及。
这不在计划之中,他事先也没得到任何消息,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此外,郭淮能够出战,和他手中有大量骑兵有关。
如果没有那些骑兵,郭淮也未必能出战,出战也未必能建功。
他没有那么多骑兵,只有步卒,就算出城也无法取得郭淮那样的战绩,反而有丢失皖城的可能。
毕竟当时吴军的兵力优势明显,即使是郭淮也被陆抗挡住,没能击溃吴军阵形,让孙权逃脱。直到豫州刺史程晓率部入阵,双方兵力差距减小,陆抗才从容退去。
曹芳听出了诸葛诞的言外之意。
其一,郭淮有王凌旧部的支持,手下有成建制的骑兵,他诸葛诞没有。
其二,他是那一战的主将,身负坚守皖城的重任。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有功无过。就算得不到封赏,也不应该受到惩罚。
现在这个情况,让他觉得很委屈。
曹芳心中一动。“你与太尉王公既是亲戚,又是同僚,怎么看他这些年在扬州的军功、政绩?”
诸葛诞的心脏突然停了一下,随即又猛跳起来。
他知道,这是天子给他的机会,也是对他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