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霸魏 > 第361章 分而治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何汉化匈奴,是曹芳最近想得最多的一件事。

毫无疑问,婚姻是最有效的手段。

刘招弟、呼延药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他不希望匈奴人与太原人联姻,尤其是匈奴贵族。

这样的事应该由朝廷来完成,而不是太原人,否则就弄巧成拙了。

将匈奴人中的精英吸引到洛阳,是他和近臣们商量出的方案。

越是落后的集团,越是依赖个别人的聪明才智。鲜卑人如此,匈奴人同样如此。出一个像檀石槐、轲比能那样的人杰,他们的部落就会拧成一股绳,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一旦这样的人死了,曾经强大的部落又会四分五裂,成为一团散沙。

这样的人不多,但作用极大。

将这样的人吸引到洛阳去,纳入大魏的官僚体系,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隐患。

尤其是下一代,如果他们从小生活在洛阳,接受教育,和部族远离,将来回部落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几代人之后,他们就和普通的汉人官员没什么区别了。

就算他们愿意回,想得到部落的支持也没那么容易。

而且将精英带到洛阳,由才智普通之人主持部落中的事,也有利于朝廷推行同化政策。

让刘猛去北军担任校尉,就是为呼延彪掌握匈奴中部做铺垫。

呼延药知书达礼,呼延彪也是仰慕汉文化,相对本分的人,由他来接管匈奴中部,朝廷控制起来更容易。

当然,名义上的中部单于不可能是呼延彪,只能是刘猛的某个儿子。

选一个听话的就是了,有本事,不听话的,选到洛阳做质子。

面对曹芳抛出的诱惑,刘猛又惊又喜。

幸福比明天来得更快,天子直接让他去洛阳做官了。

他一把年纪了,几个儿子也成年了,完全可以接管部落。他大可放心的去洛阳,安享晚年。

稍作犹豫之后,刘猛就做出了决定,拜伏在地。

“谢陛下,臣愿往。”

曹芳很满意,当即拜刘猛为骁骑校尉,属北军。

刘猛倒也识趣,拜谢之后,立刻起身,与曹羲见礼。

北军都是中领军的部下,新立的骁骑校尉自然也不例外,曹羲就是他的上官。

曹芳趁热打铁,让刘猛挑选继任者,以及打算带到洛阳去的儿子和部下。

刘猛能统领匈奴中部,自然是人精。选了一个相对老实的儿子继任单于,随即安排呼延彪辅政。

原本按照匈奴人的规矩,匈奴单于以左贤王为储君和主要辅政大臣。曹操分匈奴为五部后,这个规矩就行不通了。现在朝廷有意改变成例,要将匈奴纳入官僚体制,刘猛更不敢随意封王。

刘猛随即又指定了几名部下,让他们去挑选精锐,加入北军。

除此之外,刘猛又挑了几个儿子,以及十几个少年,准备一起带到洛阳求学。

事情的进展比曹芳想象的更顺利。

他原本担心匈奴人会不愿意,现在看来,是想多了。

——

封赏完毕,刘猛举办了盛大的宴会,为曹芳接风洗尘。

夜幕降临,匈奴人在九泽边点起了一堆堆的篝火,宰牛杀羊,煮茶烹酒。

百十名年轻姑娘穿上了最漂亮的衣裳,在人群中穿梭,呼朋引伴,或者练习舞蹈,为即将开始的宴会做最后的准备。

她们的任务可不仅仅是欢迎天子驾临,如果能在宴会上相中某个汉家少年,说不定就是一段姻缘。

呼延药成了当之无愧的中心,无数人围在她身边,向她打听消息,讨教经验。

因为出众的容貌和稀有的学识,呼延药一直是匈奴中部最优秀的女子。

刘招弟看得眼热,也想跟着去耍,只是不敢向曹芳开口。

曹芳看在眼里,叫过张云英,让她带上刘招弟,一起去和匈奴少女们玩耍,联络感情。

张云英求之不得,带着刘招弟去了。

她们一出现,就获得了匈奴少女们的热烈欢迎。张云英为此还特地学了几句匈奴话,很快就和这些同龄人打得火热,笑成一团,丝毫没有身为贵嫔的矜持。

呼延药大感意外,悄悄将刘招弟引到一旁。

“这张贵嫔一直如此么?”

刘招弟急着和小伙伴们聊天,被呼延药问得愣住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忍不住笑道:“岂止是张贵嫔一直如此,天子也是这样呢。他对我们匈奴人可没有半点轻慢之意。”

说完,她意犹未尽,打量着呼延药。“你家那位钟将军待你如何,有没有人前人后两副面孔?”

呼延药一时语噎,白了刘招弟一眼。“我家夫君虽是中原才俊,又岂能和天子相提并论。昭仪这句话,可是会让人误会呢。”

刘招弟掩唇而笑。“要误会,也是你们误会,天子才不会误会呢。他说过,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只有心胸狭隘的人才会斤斤计较于细枝末节,真正的英雄豪杰才不会在那些小事上花心思呢。这叫什么,成大事者……”

说了一半,她却忘了下半句,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只得一甩袖子,抛下呼延药,去和小伙伴们玩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