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崇宁四年,也是大辽乾统五年、西夏贞观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大白高国皇帝李乾顺亲自率领三千御林军来到黑山威福军司接亲,并在与大辽交界的兀剌海西关城以南五里扎营——此城在耶律宁与徐三那次追击阻卜人之战后,被强占为大辽关城——李乾顺选在这里迎接,不仅以这种特别的方式表示对成安公主兄长的尊重,更是表现出了他对大辽的完全臣服。
西夏御林军营地门口,此时的李乾顺正身着与身后卫队侍卫一样的戎装,远远地凝视着北面。在他身后的侍卫也习惯了他的沉思习惯,除了尽职地守卫在四周,什么声音也不会发出。
李乾顺十三岁开始亲政,根本原因却只有他与那个叫做秦刚的宋将共同保守的秘密。
但也是这个年轻宋将,尽管之后不久就调离了西北,留下了诸多当初并不容易看懂的举措,却不曾想它们却都成为了狠狠扼在西夏咽喉之处的关键点。
李乾顺让人专门搜集所有与秦刚相关的消息,包括他在沧州、在明州、甚至在南洋那里的所有行动、举措。多亏了大宋那时开始兴奋的各种报纸。李乾顺也在阅读、理解并消化这些东西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此人手段的厉害。
幸好,从来不让他失望的大宋朝廷,竟然在哲宗皇帝去世的继位之争中,因为秦刚站错了位置,最终据说是在残酷的内部斗争中被除掉了。
只是李乾顺亲政以来的这九年,走得实在是辛苦而不易!之前后党的残余、梁家家族的深厚影响、朝中重臣贵族的势力角逐,甚至就连最早与他相依为命长大的庶弟察哥,也被各种势力裹挟着,构成了西夏朝堂中错综复杂的现状。
这一路,李乾顺走得是如履薄冰。而现在,希望与曙光就在眼前——只要大辽公主能够顺利嫁入西夏,那么他李乾顺就算拥有了接下来最充足的发展底气。
所以,他一直在向苍天祈祷:无论辽国皇帝选来的是什么样的宗女、甚至哪怕是貌似钟无艳的丑女,他都必将其奉为正室皇后。
“陛下,大辽国送亲队伍刚刚进入兀剌海西关城,并且派出使者通知:公主殿下长途跋涉,今天需要在城内休息,明早辰时在城中恭候陛下的迎接。”御林军主将前来禀报。
“好!通知迎亲使,今天晚上就做好所有的仪仗准备。”李乾顺点点头,突然翻身上马,“现在也无其他事情,朕就在此地附近独自走走,你们在此等候。不必跟来!”
由于皇帝亲临,黑山威福军司早已在周围五六十里地布下了重兵保护,这里除了对面的兀剌海西关城,的确完全都在西夏军队的掌控之内,刚才的御林军主将犹豫了一下,便还是示意了几名侍卫保持在百步以外的距离远远地跟着。
李乾顺纵马登上了眼前的山坡,此处视野开阔,寒春之风吹在脸上,仍然有着几分凛冽,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胸中翻涌的情绪。
虽然之前派去大辽催婚的几个使者通过不同途径打听到,即将嫁给他的这位成安公主虽然出自大辽宗室旁支,但仍不失温柔美丽、并且知书达礼。虽然她以为耶律洪基守孝为名,推迟了三年的婚期,但也更是证明了她的知孝懂礼,对于这样的一名优秀女子可以成为他的皇后,李乾顺的心中,依旧是充满了期待。
而且,李乾顺更加相信,只要正式迎娶了大辽成安公主,北方就不再是令人恐惧的威胁,而是他身后最坚实的依靠。
与此同时,兀剌海西关城,当时耶律宁留下的三百守军,早就面貌一新,恭迎成安公主的送亲队伍的到来。这里是混同王爷当年扬威西北的功勋见证,也是他为自己王妹出嫁留下的最好礼物。
庞大的送亲队伍占满了这座不大的关城,守军早就腾出了所有的房间,自己全部住到了城外的帐篷中。而从队伍中央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上,正在走下来的女子,竟然穿着与身旁侍女几无差别的简朴衣装,唯有其绝美的容颜与非凡的气质,能够显出鹤立鸡群的别样风采。
“公主殿下,今天先在这关城内休息一夜。那西夏国主李乾顺据说已经在城南十里外亲自率军前来迎接。所以明天一早,殿下就要穿上正式的礼服,不可缺了我大辽国的礼仪!”随行的皇宫女官细细地叮嘱。
“我知道了!”此时的耶律南仙若有所思地四面看着这处从两侧山谷出来的山隘关口建起的关城。她在上京的郡王府时,曾向参加过此战的家将问过所有的细节。
耶律南仙虽然不太懂得军事,却能完全依靠着自己的想像,勾勒出一片黑甲如云、前敌似山、杀意冲天、凶险万分的战场之景,而她心目中的那名英勇无双的英雄,却如天神降临一般,在这黑甲洪流之中杀出了一片空白之地,然后又在举手投足之间,筑成了眼下的这座坚固关城,成为了此次她可从容进入西夏国境前的最佳之处。
“萧将军,本位想出城关独自走走,可否?”耶律南仙此时询问的人,正是此次负责送亲队伍总护卫的萧合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