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合达便走到韩五身边,用很生硬的宋语说道:“跟我走!”
韩五被带到了营地之外,又有辽人士兵拉来了他刚才骑的那匹马。战马多通人性,韩五坠地后,它便不会跑远,此时见了韩五,还会伸头过来相蹭。
“你,武艺不错!可惜只懂得用蛮力。”萧合达高傲地点评,“战场上,更需要耐力,更需要有脑子!”
韩五牵了战马在手,对萧合达倒也没什么脾气。毕竟自己的确是败在对方的手上,而且自己使的武器是铁槊,对方使的武器还是更加沉重的长柄大刀,可是最后却是自己力气先用竭了,变招不够、败下阵来,这便就是实战经验的缺乏,同时还有对方说的这些技巧在里面。
当然,自小到大,内心里的那份骄傲依旧存在,他便对着萧合达抱拳道:“将军言传身教,韩某今天口服心服。将来若有机会沙场再见,韩某必将礼让三招,以谢今日指点之恩。”
“你……”萧合达没有料到韩五还能如此硬气,竟然笑出了声,“哈哈!你是个汉子、有骨气,萧某期待着,等到被你让招的一天。你记好了,大爷我姓萧,名合达,大辽成安公主麾下护亲使是也!”
韩五已经翻身上马,并在马上再次抱拳弯腰道:“大宋鄜延路银州敢勇队队长韩五,再次谢过大辽公主今日不杀之恩,谢萧将军的点拨。此番去也!”
说句实话,韩五也担心这边的人会不会变卦,立即双腿夹动战马腹部,缰绳一提,便迅速向东跑去,很快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萧合达凝视着对方消失的方向,这名韩五被他们阻留在这里不过多了半个时辰。按照偷袭的原则,他的队友必然会在事先约好的碰头地点等候他的。所以他大概率应该能赶上自己的手下队伍。
成安公主仁慈与善良,他在辽国上京时就曾听闻过,只是这样的脾气与性格,能否在这西夏国站稳地位,在来的路上,他也曾担心过。
不过,经历了今天的事情,也看到了国主李乾顺的反应,他身为公主的家将,还是稍稍放心了不少。
只是接下来,李乾顺也不敢大意了,坚持将自己的侍卫营盘连夜调到了公主营地东侧,并于第二天一早,便开始拔营西返。
同时背嵬城那边也闻讯加派了护卫部队前来迎上。
五天后,西夏国主李乾顺与成安公主一行终于抵达了他们的京城兴庆府!
大辽公主下嫁西夏,无论从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的西夏民众来看,的确都是一件值得大举庆贺的事情。
西夏之前曾迎娶过两位大辽公主:
在大宋端拱二年(西元989年),正被大宋打得无还手之力的李继迁终于求得了大辽下嫁义成公主,自然在国内给予了无比的尊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其后,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决定向父亲学习,为自己的儿子李元昊再次向大辽求来了兴平公主,以巩固西夏实力。
不过,霸气冲天的李元昊,极不理解父亲要对辽宋低头伏小的姿态,自然不会将兴平公主放在眼里,最终导致兴平公平郁郁病殁,还一度引发辽夏交恶、甚至在河曲直接开战。
从此以后,虽然西夏还曾有过国主再想向辽国求娶公主,但都遭到了坚定的拒绝。包括这次的李乾顺,开始请求的时候,也被多次拒绝。
不过,好事多磨,这次的成安公主终于还是来到了西夏。
党项人对于契丹人的崇拜、或者说是依赖心理是刻入骨髓的,尤其是这几年来,在夏宋边境一直被西军压着打的形势下,大辽公主的下嫁,即意味着自己国家终于找到了最坚实的靠山。
因此,兴庆府百姓对于成安公主的欢迎都是发自内心的,他们举行了比任何一个节日都要盛大的仪式,用来欢迎成安公主的入城。
兴庆府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涌上了街头,挤满了从北城门直至皇宫的大道两侧,争相目睹大辽公主的仪容风采。
或许因为经历过了骆驼港的韩五之事,耶律南仙深深感受到了这次她出嫁西夏的肩头重任,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她才意识到:自己接下来的一举一动,都会因为自己身为西夏国母或皇后的特别身份,从而影响到宋夏边境数百万人的生死命运。
既然命运让她无法主宰自己的幸福,那她则不会放弃为更多人谋取更好生活的可能。或许,这应该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吧?
耶律南仙深吸了一口气,叫停了此时正在兴庆府城外进行马车装饰准备的众人,说道:“牵我的马来,我要与陛下一同骑马进城。”
李乾顺一愣。
“我想让大白高国的子民都能看见,他们的新皇后,会一直坚定地站在皇帝的身边!”
“好!太好了!大白高国的臣民一定会以公主为骄傲!更会以他们的新皇后而骄傲!”
“吹号!奏乐!进城!”
这天,兴庆府的喧闹之声直冲云霄,满城的军百载歌载舞,欢庆三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