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朕心爱的傻姑娘 > 第201章 元圣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惜天不遂人愿,就在阿朝等着十五后御驾回銮,初六一早,一场蓄谋已久的流言开始蔓延。

“娘娘们可听说了昨日里,外面出了件怪事。”说话的是安定郡主。

民间的奇闻异事频发,安定郡主又常在世家宗亲间行走,自然比宫妃们清楚。

“哦?发生了什么热闹事说来听听。”安定郡主一说完,立马就有人接话道。

安定郡主也不是故意在娘娘们面前卖弄,主要还是闲来无事,和宗室里面的女眷们闲聊打发请安时间。

“你们晓得皇城里那座元圣庙吧?”安定郡主卖了个关子。

“元圣庙?那不是咱们大魏景献那一朝立起来的吗?”欣华公主接道。

这事几乎人尽皆知,景献初年,世家之乱刚刚平息,大魏皇室虽打压了世家,但所付出的代价巨大,震惊朝野的景孝帝遭世家毒杀,太子失踪。世家便推举了景孝帝的弟弟景成帝即位,一个闲散体弱的王爷,一夕之间就成了大魏的主宰者,世家的傀儡。最后凭着一己之力硬是辖制住了世家,替兄报仇,寻回侄儿。

可惜的是那时的景成帝早已油尽灯枯.........

相比较景成帝的早逝,他的皇后王氏的一生更加传奇。

不仅成就了大魏史上唯一一对帝后一生一世一双人,还辅佐两朝帝王,轻徭役,免赋税,助养子景献帝成就一代明君。

元圣皇后去后,景献帝还特地为她打破皇室规矩,让她以女子自身,和历代帝王同列,并且告诫后世之君,永不得撤下。

可宗庙只可供宗世祭拜,百姓为感念元圣皇后生前的功德,拜托官府,请奏朝廷,为元圣皇后在民间立庙,景献帝敬重养母,自然应允,这才有了元圣庙。

“公主说得不错,就是那座庙。元圣庙多为百姓所祭拜,如今虽不如起初那般热闹,但还算是香火不断,可巧的是昨天,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去元圣庙祭拜时........。”说到这里安定郡主压低了声音。

殿内一静,众人不约而同竖起了耳朵。

阿朝一边竖小耳朵,一边感叹安定郡主不去说书实在屈才。

也许安定郡主也晓得自己的天分,和说书先生一般,现将“观众”们的表情尽收眼底后才继续道:“那些人正准备上香,线香才刚点燃,突然外面狂风大作,万里无云...........”

阿朝:.........

昨夜阿朝偷看话本子看了好晚,外面压根没起风。

而且晚上本来就看不见云...........

“就在这时,庙内香烛的火焰陡然变成蓝色,从元圣庙庙顶突然冒出一缕蓝光,直冲宫城那边而去。”

安定郡主说完,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阿朝:..........

“莫不是以讹传讹的吧,听起来太邪乎了。”乐华公主皱了皱眉。

“好多人都瞧见了,还能有假?”安定郡主对自己的消息来源非常自信。

“若真有这般异象,也不知是福是祸.......”欣华公主叹了句。

这也正是众人心中所想,尤其是联系到上回宗庙失火。

不过这关系到皇帝的名声,众人也不敢再说........

秦皇后并未多言,只静静坐着,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众人也只是听个新鲜,不一会又说起来别的。

就在这时,宋姑姑却带来了个消息,打破了这份宁静。

“启禀娘娘,宫里那边传话说,昨日夜里,太后礼佛时突然晕厥,醒来后胡言乱语了一阵,想到先帝庙宇被烧,心中悲痛,连夜就要乘坐撵驾要来行宫,好不容易被身边的胡姑姑拦下,又晕了过去。”

宋姑姑话音刚落,阿朝就感觉众人一齐朝她看来。

眼神中明明白白地写着:你们苏家在做什么妖?

阿朝没顾上众人的反应,苏太后是她的便宜姑母,虽然没什么感情,她也不爱去福寿宫,但好歹刚进宫时在福寿宫住过一阵,想到苏太后那两个月糕点的无限量供应,阿朝还是想知道老太太怎么了?

宫里人说话含蓄又谦虚,苏太后经常和她感叹时光,还老是说自己这个老太太如何如何.......,说以后她们只用唤她一声老太太就行了。

阿朝是个懂礼貌听话的好姑娘,自然不会喊出声,但苏太后老提,阿朝就心里偷偷地喊两声。

“可请太医看过了?”秦皇后“关切”道。

“夜里就让太医去看了,说是太后急火攻心才至晕厥。”宋姑姑说得甚是保守。

哦,应该没什么大事,阿朝猜,估计是老太太在作妖........

“太后同先帝鹣鲽情深,一时想不开也是有的......。”晋阳长公主语气淡淡的。

这句话说得就比较讽刺了,先帝多风流,纵然偏宠些,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太后娘娘是昨夜里晕倒的?那不就是元圣庙........。”就在众人不欲多谈时,人群中不知谁说出了这么一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